第153章 冀州不宁,大汉十五品军功制 (第1/2页)
一州刺史遁逃。
天下都生起波澜,纷纷猜测王芬为何要逃。
三月初四。
洛阳消息传至陈国。
满宠迈入王太子府大堂,对着一侧的荀攸点了点头。
“冀州定了?”
刘牧居于上位,神情平淡道。
王芬遁逃,青州术士襄楷之死,二月便传入府中,想必洛阳点下新刺史,才促使满宠匆匆而来。
满宠呈上密报,恭敬道:“天子拟诏,以陶恭祖为冀州刺史。”
“有意思。”
刘牧翻看着密报。
陶谦是丹阳士人,不与袁氏媾和。
不过,他依旧为士族张目,并与皇甫嵩来往甚密,更是张温掾属,可见刘宏并不想让冀州彻底捏在一个人手中。
“王太子。”
荀攸进言道:“臣以为当遣人去渤海,联络南皮令!”
“不用。”
“伯宁且坐吧。”
刘牧将密信撕碎丢在铜盆中,沉声道:“公达,军制整改还要继续,尤其是一军建设,更要泾渭分明。”
“臣愚昧。”
荀攸眼底闪过一抹异色。
新的军制,以及军阶晋升还未定下。
既然洛阳有了回应,便要重新拟定军制以及将卒擢升之路,只是不知会是什么样子。
“军制建设。”
刘牧思忖道:“伍长,什长,队率不变,百夫长更都伯,此为士官;二百人设都尉,五百人设骑都尉,一千人设校尉,此为校尉官;五千人设中郎将,再往上便是一军主将,及六品封号将军,具体章程孤会遣人送入机要司,你与志才商定重铸各营将令旌旗!”
“臣明白了。”
荀攸起身作揖回应。
军制变化与以前并不大,但完善了建制。
更是定下士官,校官,将官,并且以都尉为界限,勘定军士与将校的区别,可设下旌旗,是蜕变的龙门。
“嗯。”
刘牧沉声道:“军功擢升不能弄虚作假,谁敢擅动,夷族!”
“诺。”
荀攸再拜,斟酌道:“王太子,按制臣不应该掺和政事,但吏部的权力是否过大,考功任免臣理解,但大考取仕,是否会让吏部无掣肘?”
“公达。”
“你是第一个如此问的人。”
刘牧拂袖朗笑不已,说道:“孤还以为无人敢问,不过吏部掌取仕是权宜之计,三十县必须被吏部所掌,减少繁杂事,日后会更至礼部操弄,以后天下的官吏皆是国子监授学的学生,更是孤的门生,礼部,你应该明白是什么意思。”
“臣愚鲁了。”
荀攸顿时苦笑不已。
礼部对太常。
未来极为重要的府门,但建制还不完善。
吏部可以融入国相府,主三十县官吏任免,王太子还压的住,所以才准其操弄大考取仕。
以后新制代替旧制,大考必迁礼部。
黄昏之际。
荀攸,满宠离开王太子府。
“荀司丞。”
满宠侧目淡笑道:“你是第一个质疑王太子的人!”
“满尉令。”
“大汉需要这样的官吏。”
荀攸负手而立,说道:“王太子设新制,受限于陈国之内,并未设谏官,所以才没有人谏言质疑,某料定典校六尉必有谏官之位。”
“当得。”
满宠点了点头。
新制初设,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
权柄杂乱交错,需要时间去替代旧制,不过从刚才的谈话中知晓六品封号将军,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