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 (第1/4页)

杨晓荣率军歼灭了几支北元搜索队后,被蒙古骑兵赶上。双方恶战,由中午杀到深夜。四下元军纷纷赶来,杨部破虏军寡不敌众,阵亡两千余人,剩下的战士,趁夜色撤离了战场。营正楚天舒领兵断后,弩尽,自杀殉国。

达春调头向南,与漳州援军野战。破虏军将领朱平兵败,强行突围,率残部退往泉州。

八月中,张弘范引大军入闽,以元军平宋都元帅之名,下《戡乱令》,‘规范’了达春的屠杀手段。规定,‘凡一人从贼或为宋官者,屠全家。邻里隐瞒不报者,屠全伍(元代户籍管理办法,相邻五家为伍,有罪连坐)。大军兵临城下,守军守城一日,城破后屠城一日。守城十日以上者,城破后永不封刀。’同时,号令各地百姓互相揭发,检举出与破虏军有关联的家族为自己赎罪。

血,染红了九龙江。

吕师夔领十万大军沿九龙江而下,攻华安。华安乃弹丸之地,城墙新筑,高不及六尺,守军只有一千余人。守将苍松,畬人,闻元军来,遣散百姓,拒城苦守。吕师夔劝之曰,“百倍之差,何逞匹夫之勇。”苍松对之曰,“国无匹夫,何来英豪!。”吕师夔笑曰:“且看英豪为何物!”围城不攻十余日,守军粮尽,无力接战。师夔遣使劝降,苍松对曰,“天晚,明早当听命。”第二日,元军整兵,以待苍松来降。及午,城门未开,吕师夔遣死士攀城而入,见阖城已无一活人。千余将士,皆服毒死。

吕师夔大怒,焚城,兵锋直指漳州。途中遇西溪县令孟浪所部民军两千,双方激战半日。民军不敌,孟浪领兵且战且退,致九龙江,被围。有鱼民引一小舟来救,诸军请孟浪上船自走,浪曰:“阖县父老推浪为县令,浪不能保境,亦不能安民,有何面自立于世!”乃留书吕师夔,曰:“将军未攻城,浪亦未曾守。官吏有责,百姓无罪!”然后望东而拜,转身走进了九龙江中。麾下残兵三百余人,皆不肯降,战死。

李恒奉张弘范命,领探马赤军、新附军和地方诸豪强兵马十万,攻惠州。许夫人率部迎战,双方激战于博罗,难分胜负。元将李治、乃尔不花、朴哲元战死,兴宋军阵亡逾万。

陈吊眼、张世杰知宋帝平安后,福建必危,领兵星夜回援。张弘范闻讯,遣其弟宏正率军急攻平和,云霄,切断陈吊眼东归路线。陈吊眼与张弘正接战,连破元军六道防线,杀敌两万余。张弘正不敢撤退,亦无力阻敌,危难之际,吕师夔引大军致,与张弘正合兵一处。以十五万兵马,挡在了陈吊眼的四万破虏军。

张弘范遣张珪和阿里海牙攻汀洲,破虏军守将陶老么得到萧明哲和杨晓荣先后战败的消息,主动放弃了莲城防线。带着莲城、清流、宁化三地数十万百姓,缓缓退过了九龙溪。隔着河,构筑起最后一道防线。

八月下,过够抢劫与杀戮瘾的元军再次发动攻势,兵分三路。北路,张珪强渡九龙溪。试图击败陶老么部,进入邵武。中路,张弘范、达春合兵一处,进攻永安。南路,阿剌罕领蒙古军万人、汉军万人、新附军四万,兵指泉州。

长生天保佑蒙古人,三路元军如三头恶鬼,所过之处,唯余焦土。

酒徒注:历史上,北元的屠杀,使中国人口剧减少。直到明初还没恢复到宋末水平。写这段文字只为记得悲剧,并非要挑起矛盾。

发生了,记住它,避免重演,如是而已。

第二章 破局(一)

永安城是个方圆不足五里的小城,背靠着太史溪。太史溪是闽江的一条重要支流,发源于大武夷山,在绕过永安之前,名叫九龙溪,流向由西北东南。水流碰到永安城后,骤然加急,转了一个近直角的弯,掉头向东北而去,一直汇入闽江中。

破虏军全取了福建后,丞相府大力促进手工和商贸,太史溪就因为其奇异的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