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诗会暗涌:智慧应对保声誉 (第2/3页)
?”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阴险的笑容,仿佛一只毒蛇,正吐着信子,准备发起致命一击。
郑逸心中一沉,一股怒火涌上心头。
他冷冷地盯着苏文, 苏文身旁,一个文人拿出一卷纸,高声说道:“在下可以作证,这首诗与家父多年前所作的一首诗极为相似,几乎可以断定是抄袭!”
人群再次骚动起来,怀疑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郑逸。
周小公子原本崇拜的眼神也变得迷茫起来,他看着郑逸,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苏文看着这一切,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他缓缓走到郑逸面前,低声说道:“郑公子,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郑逸面对突如其来的指控,神色未变,反而露出一抹淡然的笑意。
他从容不迫地接过那卷纸,细细品读一番,然后抬头,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苏文身上,那眼神仿佛能洞悉一切。
“苏公子,你确定这首诗与我所作的相似?” 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郑逸不慌不忙,开始分析两首诗。
他指出,虽然两首诗都以明月为题,但立意截然不同。
他的诗着重描写月夜的宁静与祥和,而那首所谓的“家父之作”则侧重于表达思乡之情。
他进一步解释道,即使是相同的意象,两首诗的用词和表达方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他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两首诗的细微差别一一剖析,逻辑清晰,令人信服。
随着郑逸的分析,众人脸上的的怀疑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恍然大悟的神情。
他们开始意识到,这两首诗虽然乍一看有些相似,但实际上却是截然不同的作品。
诗会现场的气氛开始转变,对郑逸的信任逐渐蔓延开来。
就在这时,林夫子站了出来,他捋了捋长须,神情严肃。
“既然此事难以定论,不如这样,请郑公子和这位…声称家父诗作被抄袭的公子,同时以‘山水’为题,再作一首诗,如何?”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众人都没想到林夫子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这无疑是对双方才华的终极考验。
苏文和青衫文人脸色微变,显然有些措手不及。
郑逸目光坚定,没有丝毫犹豫。
“好,我接受。” 他平静地回答,语气中充满了自信。
苏文看着郑逸,笔走龙蛇,行云流水,一首充满现代意境的山水诗跃然纸上:“瀑布从很高的地方直泻而下,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落了下来。山峰层层叠叠,在云雾深处,鸟儿鸣叫让山显得更加幽静。” 他读罢,全场寂静,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首诗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将山水的壮丽与幽静描绘得淋漓尽致,更奇妙的是其中蕴含的现代诗歌的简洁和跳跃,令人耳目一新。
而青衫文人憋了半天,才挤出一首平庸之作,与郑逸的诗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他念完后,现场气氛尴尬,只有稀稀拉拉的掌声,更多的是窃窃私语的嘲讽。
郑逸并未乘胜追击,而是公正地评价了青衫文人的诗,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并给予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这番举动,不仅展现了他的胸襟和气度,更让众人看清了真相。
青衫文人羞愧难当,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苏文脸色铁青,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众人看向郑逸的眼神充满了敬佩,赞叹声此起彼伏。
“郑公子真乃大才!”“郑公子的诗,真是令人叹为观止!”“郑公子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气度不凡,真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