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 (第2/4页)

本人,几乎是年轻一辈中最杰出者,往后打仗少不得用他,可若是做了驸马的话,只怕掌兵却不那么容易了,这却是件烦心事,本朝驸马只有西宁侯宋晟之子,也就是咸宁公主驸马宋瑛等极少数人能够带兵,那还都是大明初年的时候,往后也很少出现这种例子,哪怕他自己无所谓,朝中大臣怕是也不会答应。

况且宋庆自己也不一定乐意,明明是个霍去病般的良将种子,又是年轻气盛,正打算建功立业的时候,若是成了驸马,岂不是一生功业无所追求,要闷闷不乐的老死京城了。

如果这公主是自己亲生女儿的话,崇祯说不定还真就做主了,问题朱徽媞只是自己妹子,还不是亲生的那种,若是为此折损一员大将,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先前那个叫什么巩永固的,据说只是个书香门第的公子,这种人大明一抓一大把,随便拉出一个尚公主,也不是什么损失,可宋庆这种人才却是不同,一时间竟然是有些纠结起来。

李太妃自然不知皇帝如何想头,这会儿看宋庆越来越满意,参将多大官他还是知道的,好歹也是朝廷重将了,宋庆长相也是不错,看起来还挺知书达理,越看越觉得喜欢,若不是还要顾及皇家体面,说不定此时就要跟宋庆谈谈婚事了。

见李太妃两眼发亮,崇祯分外后悔,忙找个借口岔开,先将宋庆带了回去,又匆匆聊了几句,便让宋庆先回京军大营那边等消息,不日便有恩旨下来,一场欢欢喜喜的赐宴,竟然闹了个虎头蛇尾。

第 300 章 升官

赐宴什么的,宋庆并不在乎,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利益主义者,根本不在乎什么虚名,这顿饭吃成什么样子,对他来说没什么作用,他在乎的是皇帝请他吃饭了,这个名声传出去之后,往后可就好混多了。

虽说皇帝赐宴也不是什么特别大的事情,每次科举之后都要来一顿,平时也会赐给那些功勋卓著的老大人,但赐宴给年轻人的却不多,单独赐宴的更是少数,单独赐宴给一个年轻武夫的,那更是少上加少。

时间到了崇祯五年,有些比较具备先见之明的,已经能够看出些趋势,接下来的年头里面,武夫的作用将被逐渐拔高,因为国家已经不在承平,北边有强悍的后金,还有附翼的蒙古,观内还有此起彼伏,虽然暂时还不算心腹大患,但也已经足够麻烦的反贼,太平年间天下自然重文士,凡事都以文人为先,可到了如今这个年月,谁都要指望武夫们奋起了。

一句话,这年头的武夫,赶上好时候了,宋庆这种年轻又格外能打的,更是占了大运道,没见皇帝都要亲自传见赐宴嘛,往后这天下多少要变一变了,除非再次回到海晏河清的时节,否则武夫的地位将会被不断拔高起来。

只不过这个时候即便是再如何悲观的人,也想不到接下来十几年的变化,更想不到十几年后将会江河倒灌,山川崩碎,虽然病入膏肓。但看上去依然无比庞大的大明,竟然在一夜之间垮塌下来。这个变化是谁都想不到的。

可即便想不到这个,宋庆还是得到了广泛的欢迎,从他出了皇宫那一刻起,便已经成为了满京城最受欢迎的人物,每天都有无数各级官员来找他聊天。先开始还只是武官们,到后来听说这人似乎还挺知书达理,文官们也试探着过来拜访了,聊天内容大家都差不多,全是围绕着大凌河之战,或者说是《崇祯英雄传》的内容,跟他展开热情洋溢的攀谈。

攀谈过后,所有来拜访的都要将宋庆和狗营狠狠夸赞一番。什么国之柱石,社稷干臣,本朝戚继光,力挽狂澜于倾颓,虎踞辽东以克强敌,总而言之一切能够给武将用上的好词儿,几乎都贴在了他身上,而且是反复的贴。到最后宋庆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几层皮了,脸上肌肉也开始出现固化趋势,却依然只能每天笑呵呵的迎来送往。这毕竟都是人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