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 (第1/4页)
抗媚福��谋淼苁钦嬲�暮鹤樱�墙艹龅慕�臁��
周家二老的墓地前,围满了负疚的人们。9月1日的报纸,让人们搞清楚了事实的真相,更让他们为当初的卤莽行为而自责。他们从上海,从苏州各地来到松江,专程来祭奠冤死的周家二老。这对老式的知识分子其实是被邻居和乡人的谴责活活逼死的,骨子里的傲气和对儿子所作所为的失望,是他们选择结束生命的主因,可正是乡人近邻的眼光和怒骂成为不幸事件的导火索。
吴良没有挤进人群里去,这个时候,自己没有必要在乡亲们的心里再加上一付重担了……
钻进了汽车,吴良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朴之,我接到过周昆的信,说二老给他说了一门亲事,这个事情你知道吧?带我去看看。”
王镝抬眼斜了吴良一下,怏怏地道:“算了吧!黄了!二老的丧事还是黄驼背老哥他们和张澜主持着办的。人家听说周昆是逃跑将军,避都还来不及呢!现在,现在可好,羞得不出门了。”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看来他们是真的没有缘分,算了,还是去北京吧!”
……
吴良的到来促成了一次全国牲的经济会议在北京的召开。这次会议,也成了龙剑铭公布和施行全面经济建设战略的关键性会议。会前,两个亲密的战友连续密谈了两天,基本敲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框架,最后确定了中国将以经济扩张和经济争霸为中心的发展策略。
“战争,调动了帝国对军工和军事物资的需求,成为前一阶段帝国经济激发内需的主要因素。如今,国防军已经成功地完成了陛下和全国百姓赋予的光荣使命,中俄条约签署在即,这是全帝国人民的一次重大胜利……”
“国防军万岁!”
朱其琛的话被台下人们激动的口号声打断了,良久,他才重新整了整嗓子继续说道:“战争的结束和陛下裁军40万的决策一旦施行,国防军对激发内需的作用将减轻。因此,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如何保持国内消费品的总需求量!大家都知道,1905年7月到1906年7月帝国财政收入并没有因为税收的极大降低而减少,反而因为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工业的兴旺,因为海关税权的收复和洋人的特权消除等等因素而增长,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亿3千万新华元。这里有一组统计数字可以说明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背后原因:1905年全国新注册工商企业20561家,注册资本达到3亿9千万新华元。今年上一个月,大量的商品开始进军欧洲和美洲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汽车、电器、纺织、成衣、化工、新金属材料、军械等商品定单已经远远超过了目前工厂的生产能力。这也是财政收入增加的一个利好方面。不过,我需要在这里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这不是激发内需,这些产品并没有用到改善国民生活水平,提升国民消费能力上!”
台下又传来一阵嗡嗡的议论声。不过不是人们在担心的议论,这些在各省和中央主管经济建设工作的精英们从财政大臣的话里看到了一个美好的未来:中国拥有五亿人口,人民的消费能力一旦培养起来,这个市场的规模远远超过美洲和欧洲市场的总和!看来,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研究如何启动国内消费市场……
“诸位静一静!”朱其琛无奈地举起了手,做出下压的手势。心里却不住地发出感慨:还是跟军人打交道轻松一点,开会的时候不会象今天这样被频频打断讲话。
“新华元的发行流通工作,已经为激发国内市场需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在座诸位的功劳。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可以避免国际金融动荡给我们造成的损失,避免白银交易价格持续走低带来的巨大损失,也避免了因为货币币值不稳定而造成的国民消费顾虑增大的弊端。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