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第2/4页)
还不够格称为伟大的国家?”
而普京在3月26日总统大选中获胜后,帕尔霍缅科再次提到上述观点,完全不打算承认自己对普京所持的错误认识。不,他现在又开始证明,俄罗斯的错误选择说明了她实际上还“不够伟大”,因此不能认为她是“成熟的”世界大国中一个完全平等的成员。 与帕尔霍缅科进行辩论简直毫无意义,因为就像我们以前不止一次所说过的那样,《总结》杂志对探索客观真理并无太大兴趣。还应当说明一下,帕尔霍缅科所提出的关于“平淡乏味的官僚”的论题并不是什么“世界政治进程基本公理”。在新旧大陆的许多国家,在由民主制度取代权威制度或极权制度的过程中,除了一两个领导人以外的几乎所有人最终都变成了“平淡乏味的官僚”、“螺丝钉”。但是,在极权体制垮台后,许多这种官僚获得了提升和展示自己的机会,而在以前这种情况是不曾有过的。他们中的许多人事实上的确很平淡乏味,也不显山露水,但获得意外提升后可能表现出作为杰出的人所具有的个性。
让我们回忆一下希特勒垮台后的德国吧。康拉德·阿登纳,以73岁的高龄成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首任总理的那个人,在希特勒时代,难道不也是个“平淡乏味的官僚”吗?但是,当我们今天翻阅20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名录时,却会经常看到他的名字。还有路德维希·艾哈德,那个德国“经济奇迹” 当之无愧的创造者,在希特勒时代也不过是纽伦堡市场行情研究所不为多少人所知的普通研究人员。我想,当普京本人在回答哪些政治领导人令他最感兴趣的问题时,经常挂在嘴边的是戴高乐和艾哈德绝非偶然。
对于极权官僚体系下的官僚、甚至是该体系下的最高官僚来说,外表、年龄、衣着举止、演说能力、甚至智力水平都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因为这些部门的权力是匿名的,只有小说作者或电影导演考虑,这个或那个角色以哪种面目登场。在谈及苏联电影的一些模式时,著名导演米哈伊尔·罗姆说,部长在电影银幕中的形象一般要壮硕且仪表堂堂,而副部长就要瘦些并比较灵活机敏;政府总理应当充满智慧和力量,而只有党中央总书记才能拥有最高智慧。
但是,如果官员不按照权威体制下庞大官僚机构的规则和制度工作,民主国家也同样根本不能存在下去。民主社会对公众政治家所提出的要求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这些人通过电视屏幕向公众展示一些庞大的计划,通过自己的外表、举止来博得公众的信任和尊敬,在这里,就连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很有意义。但完全不应该做出如此结论,即一个高层官僚在必要以及有愿望的情况下也没有能力成为一位大政治家。
我以前在著作和文章中写过,任何大学和科学院都不可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家。今天,在俄罗斯国家行政学院只能培养出优秀的官僚,就如以前各级高等党校培养党务工作者一样。工程师、医生、教师、军官等可以从各级各类专科学校、学院和大学里培养产生,而培养中小学校校长、工厂厂长、医院的主治医生、军队的师长和团长则很困难,因为这些工作不仅要求专业技能,还需要积累丰富的经验。但是,没人能够培养出市长、地方行政长官、总理、总统等那些在发生意外时可以负责一切并有能力独立做出决定以及在公开演讲中让公众接受或改变自己的提议或观点的人。在任命或选举一些人来担当这些职位时,我们希望他是一位能力出众的人,个性中具备优秀的潜质。如果没能挖掘出这些能力出众之处或潜质,那么我们推举出来的就不是一位政治家,而仅仅是一名高级官僚罢了。
风格与个性(2)
普京表现出了许多从前鲜为人知的、在个人能力以及作为大国领袖方面的天赋和潜质。但是,成为俄罗斯最受欢迎的政治家以后,弗拉基米尔·普京并没有丧失一个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