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小聪明 (第2/4页)

夫、徭役、奴隶、战马,以及第一批赴镇北营深造的九十名年轻低阶军官送到了西卫,如今正乌泱泱好大一大堆人,眼巴巴等着去武川堡寨。

李俊被整了个措手不及。没办法,只能让人回去通知汪平,让虎子带上足够的人手和大车前来接人。

看来那个堡寨外围的新建大营还是要用上,这些事情有虎子、阿斯楞和丰州赵大哥牵头去安排,李俊倒也不是太过担心。

只不过,那个新建大营原本只能住下两千人左右。现在按照李怀坚通报给李俊的人数,至少要挤进去三千人了。

李俊心里一紧。

按照这个人数,再加上镇北营又扩充的几百兵力,武川堡寨的存粮,满打满算最多能坚持一个多月。

还好,天宝十四年的春节来得晚,估摸着最多到二月初二的时候,阴山大部分山路就能通行了。

幸亏之前把蜈蚣岭的大坡加以改造,如果后面和遥辇人相处得很愉快,李俊自是可以早早派人,去把蜈蚣岭的险路重新打通。

如今李俊可是踏实的很,咱手下人多的是,再也不担心缺人手的问题了。

一旦把蜈蚣岭的险路打通,只要派人回去和丰州大本营接上头,粮草物资自然就能源源不断地送到武川了。

,!

为赶时间,李俊安排完手头的事情,众人立刻马不停蹄地赶赴振武遥辇东卫。

耶律正德得到传信,早早在外面候着了。

李俊发现,遥辇人到底还是耍了些小聪明,把东卫的卫所所在地,向东足足多推出十好几里地之遥。

李俊能理解遥辇人的心思。

牧民放牧与农民种田不同,对草场的依赖太大。

数万遥辇部众,又多出来三千多被裁撤下来的壮劳力,在没有其他产业之前,放牧是他们能想象到的唯一产业。

三千多壮劳力就代表着三千多好牧民,三千多好牧民就按一人放牧十只羊,需要的土地都要数以十万亩草场计。

西卫没法向西扩,那样的话就跑到武川的地界了。

中卫左右都没得选,最后只能由东卫向东扩了。

吃午饭的时候,李怀坚满怀歉意,跟李俊小心翼翼地解释,希望李俊能高抬贵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李俊告诉李怀坚,规矩就是规矩,岂能随意变动?

若是人人都来破坏规矩,那以后谁会遵守规矩?

李俊话锋一转,说这个东卫的卫所,开春后还是要挪回原位。但是现在这个驻地军营也不用拆,先寄存在李怀坚这里。待日后,如果有其他契丹人投奔朔方,如果这些契丹人愿意以遥辇部为尊,也愿意接受朔方的改编,那李俊不介意向都护府讨要这块地方,赏给遥辇人,用作收留契丹族人的预留地。

李俊既坚持了规矩,把东卫的卫所地明确回原位。又没当众驳了李怀坚的面子,给遥辇人暂用了这块地。更给未来收编其他契丹人打下基础。最重要的是,把最终的决定权,留在了都护府手上。

遥辇人自知理亏,当然对李俊的决定万分感激。

李怀坚隐隐嗅到了不一样的意味。他敏锐的感觉到,李俊有心要拿遥辇人树立典型。遥辇部未来或许会在朔方军的扶持下,成为契丹第一大部族。

届时,契丹人和朔方军就是同仇敌忾,互为助力。

在大唐的北方,如果这两股势力能齐心联手,想必这天下,只有安禄山手中的范阳大军,才能与朔方契丹联军一决雌雄。

单于庭旧地辽阔的很,足够容纳朔方军和契丹人共同发展。

李怀坚的心不由得澎湃起来,如果遥辇部真的如李俊所说,经济、民生和军事实力都能大大提升,那契丹人的可汗一职,他李怀坚不是不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