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定远和丰安 (第2/3页)

李俊起身:“李俊听令!”

贺鲁将军道:“得大帅令,李俊年少有为,忠义持重。即日起,着升李俊为校尉衔,帅丰州少戎军五队人马,自成朔方军麾下一营,旗号镇北!”

俊哥儿闻言精神抖擞:“镇北营李俊得令!”

雷子小声问:“俊哥儿,将军说的啥意思?”

阿史那:“俊哥儿,我们能入正兵营不?”

李俊对着几人坚定地点了点头。

众少年狂喜。

贺鲁将军:“俊哥儿,大帅特意吩咐我等,除丰州城内少戎军二百人外,再把我朔方各地年满十四的少戎都给你,有无信心?”

李俊起身昂首道:“必不令大帅和各位大人失望!”

众人拊掌庆贺。

随后,颜刺史和范长史有事先走了,出门的时候再三勉励李俊几人:“好好干!”

贺鲁将军留下,把军中书记叫来,配合李俊操办各项事宜。

朔方军麾下单独成军的,仅定远和丰安两军。

定远军,成军于我朝景龙年间。

其时,西突厥势大,屡次犯边。

西突厥骑兵沿阴山山脉,自西北向东南一路烧杀抢掠,对京师腹地构成了莫大威胁。

特别是西突厥一路劫掠,重点毁坏北方的军屯和马场,一度导致我朝无法在河套平原安心种粮和放牧,进而极大地削弱了边塞骑兵的马匹供应。

,!

景龙初年,人称张韩公的张仁愿张大人,就任朔方都护府大都督。

他针对突厥兵马擅长游击袭扰的、重点攻击牧场和草场的特点,征调民夫修建起西、中、东三座受降城,并在此三城之地设立单独成军的定远军,专门应对突厥骑兵。

此后,定远军扼守阴山山阙,专心应对突厥骑兵,朔方军也解决了每逢战事都要从各州城抽调兵马的难题。

从此突厥人发现,每当他们一露头,唐朝的军队都能迅速出击。突厥人想要扫荡式地破坏河套平原成为妄想,而定远军就此成为专门克制突厥人的克星。

之后,每逢战乱和天灾,都会有大批的突厥人和其他草原各部前来归附大唐,朔方都护府指定其部众皆要前往此三城受降。

由此,定远军镇守的三受降城,终于城如其名,

此后,定远军专职镇守三受降城成为惯例,历任的朔方军将领如无大都督或节度使的授命,无故不得随意调动定远军。

丰安军的成军,则更早于定远军。

早在则天大圣皇帝的万岁通天元年,为拱卫黄河西侧的养马地,武皇敕令于灵州设丰安军,领步军八千,马军三千,归朔方都护府大都督节制。

丰安军自成军之初,其任务就是为朝廷盯紧北方的突厥人。

武皇上位之初的长寿元年,禄东赞之子论钦陵率吐蕃大军,从雪域高原一路南下,切断了长安至大食的黄金商路。

吐蕃的天才将领论钦陵一路势如破竹。安西沦陷,陇右告急,西域各地随之陷入纷乱。

薛仁贵领命出征,本欲直奔逻些城围魏救赵,却被论钦陵大军合围于大非川,大唐十万精兵被屠戮殆尽。此战败,大唐对吐蕃陷入颓势,突厥、回鹘、契丹、葛罗禄各部皆蠢蠢欲动。

松赞干布死后,芒松芒赞任新赞普。禄东赞父子功高盖主,与赞普猜忌愈深,朝堂内斗不止。禄东赞父子相权军权相继旁落,吐蕃内部不稳。

值此良机,既为平复西域动乱,又为打通丝绸商路,武皇拜王孝杰为武威道总管,与左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率八万精兵号称二十万大军,讨伐吐蕃。

当年十月,王孝杰率军反攻西域,重挫吐蕃大军,收复安西四镇,并于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