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百越大捷? (第2/4页)
道该如何表达出来,他以为在背后默默做事,儿子能看得到,自然就能理解他。
扶苏同样如此,他明明很心疼父皇,却还要装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死犟。
宋坤想了想,算了,干脆我为难一下,把扶苏亲自送回咸阳吧。
然后在自己的主持下,两父子敞开心扉好好的聊一聊。
......
扶苏在伊吾皇宫,如同在咸阳宫一样,不喜出门,他整天埋在书库里。
最近,他研究了天勍律法,发现与秦朝的律法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怎么说呢?也不是说秦律《天宪》不好,而是相比《勍法》,少了点人情味。
宋坤几乎将后世的律法搬了过来,如果有不记得的,那就照抄秦律。
当然,他也不傻,肯定不会照搬,为了保证子孙权力顺利传承,特意留了后门。
古代律法和现代律法的区别,大致有三点。
一、封建社会制度下,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为了实现个人专政,往往律法会更倾向于维护皇权统治。
现代法律的特点,国家按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来治理,而不是依个人意愿。
二、古代法律崇尚“为政先礼,礼为政本”,往往喜欢参照道德法则,以此去判断一个人行为的对错。
现代法律是基于理性思考、逻辑分析、人性尊重的原则下执行。
三、古代法律对待不同阶级有不同的态度,赋予贵族官僚各种特权。
现代法律主要是为了维护平等,保护弱势群体,确保人民在社会中享有平等权利与义务。
扶苏发现,在《勍法》当中,完全看不到“刑不上大夫”的相关条例。
好像真的做到了“贵族犯法,与庶民同罪”?
为此,扶苏还去当地衙门去翻阅过案宗,他满目震惊!
“一个且渠(八级爵位),酒醉之后,无端殴打牧人,被判刑降爵一等,牢狱三月?”
“封都尉(六级爵位)去邻居家偷牧羊犬拿去吃了,被判放牧半年?”
“大将之子,马车当街撞死三名路人,并叫嚣吾翁是右大将,有本事来抓我啊?最终以命偿命,被判执死刑,赔偿死者三百草币,其父因教子无方,降爵一等?”
扶苏看着一条条鲜明的案例,他震惊得无以复加。
这些案例,如果放在秦朝,绝对是另一种判法。
最让他想不明白的是,二舅对平民这么好,却严厉对待贵族,真的不会有事吗?
扶苏想多了,就独孤颂在勍人心里的崇高地位,如果有贵族在家里说一句腾瑞单于的坏话,立刻就会被他儿子给宰了,家里其他人甚至还会拍掌庆祝,欢呼“杀得好”!
就是这么魔幻。
宋坤只要一出门,勍人见到之后,就会立刻放下所有工作,主动跪下叩首朝拜,高呼“伟大的腾瑞单于”。
他们在瞻仰心目中的唯一真神。
独孤颂就是大草原的长生天!
这不是强迫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崇拜。
如果扶苏无脑搬运天勍律法,只会惹出大祸。
现在的天勍律法,只有在宋坤还活着的前提下,才能顺利实施。
如果哪一天他死了,换作他的儿子上位,估计也行不通。
......
【后补——】
扶苏北上,已经在天勍待了有半年时间。
宋坤写信给嬴政,说他准备将扶苏送回秦朝。
没想到,却被对方拒绝了。
嬴政还想让扶苏在北疆再待一段时间,最好养到成年。
宋坤无奈,他严重怀疑,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