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 (第4/5页)
重威胁。
列强向北京强行进军和义和团抵御外国军队,使清廷对义和团的态度开始出现转变,面对列强咄咄逼人的态势,清廷内部主和与主战,主剿与主抚的分歧更加严重,清政府于6月5日派赵舒翘和何乃莹,去涿州“劝散”义和团,不过逐渐清政府开始承认义和团为合法组织,这种态度直接导致6月初义和团大量进入北京。
在初期,义和团与北京的外国人关系紧张,但并未发生大规模流血事件。
对此,清政府一面继续发布镇压义和团的命令以消除列强派兵的理由,一面又调集军队进入北京以防不测,对外国人抱有敌意的董福祥所率领的武卫后军(甘军)即在6月9日被调入北京驻守,6月11日,日本书记官杉山彬前去迎接入京的西摩尔联军,在永定门外被甘军所杀,事后,大臣荣禄亲赴日本使馆道歉。
6月12日,北京东华门外教堂起火,不少教民牵而北去,这是义和团入京第一次有关事件,随后北京的局势迅速恶化;6月14日,克林德带领水手一排行于内城之上,发现有义和团练习,即毫不迟疑发令开枪,当场打死二十余人;15日,义和团围攻北京西什库大教堂,6月17日,八国联军突然出兵攻占大沽炮台,当天远东宣布进入一级战略态势,驻防朝鲜的5个陆军野战军和东北野战集团军,在鸭绿江边境整装待命。
远东所有海军舰队船只,全部进入了指定控制海域,陆军人不离强,海军炮不离膛,一场前所未有的紧张态势一触即发,也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庚子事变,慈禧太后下令杀死包括各国公使在内的所有外国人,21日清廷向各国列强宣战。
八国联军为,日本帝国、美利坚合众国、奥匈帝国、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意大利王国及俄罗斯帝国的八国联军,他们分别派出陆军,日本八千人,俄军四千八百人,英军三千人,美军二千一百人,法军八百人,意军五十三人,奥军五十人。
军舰约50艘,陆战队约540人总派遣的军队人数为23540人,八国以日本派遣的军队人数最多,奥匈帝国派遣的人数最小只是象征性派遣75人,日本成为八国联军的主力。
在收到这样的消息之后,李宁宇当场就拍着桌子说道这样的一段话:“好呀!小日本,你丫的自己找死,本大爷就代表炎黄子孙彻底灭了你!”。
此时的日本,在甲午海战失败之后,由于受到了美、英、法、德等国的支持,新成立的联合海军舰队,已经比原来的实力更加的优越,但是这次出兵北京,他们为了防御远东,并没有派出新联合舰队,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就可以安然无事。
此时远东已经拥有三大海军舰队,虽然在吨位上和实力上,并不能有效的封锁各个海域,但是对付小规模的舰队还是十分有把握。
就在6月21日,清廷向各国列强宣战之后,远东代表和清政府代表恭亲王,在北京签订了一项公开军事联盟协定,随后公开通知八国,随即沙俄、奥匈帝国退出了八国联盟,并且将海军舰队也撤出了渤海、黄海海域。
对于远东的这次突然一反常态,各国随后进行了秘密协商,但是就算沙俄和奥匈帝国的退出,联军还是有45艘战舰和2万陆军,但是他们也知道面对已经在鸭绿江,布置了80万精锐陆军的远东,他们还是没有太大的胜算,所以他们采取了迂回的方式。
首先继续在大沽口驻防,随后命令各个殖民地的陆军向大清内推进,似乎有种准备一口就将大清吃掉的念头,这样也给清政府带去了无比的压力。
印度、越南、缅甸等地同时出兵,对此远东也立即作出了回应,原本台湾驻防的第八野战军,15万人和一支台湾守备军,合计20万陆军士兵,在和清政府协商下,由远东南海舰队的护送,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