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茅庐三顾盼君出 (第2/3页)
他的声音中没有丝毫的抱怨,只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张飞在一旁早已按捺不住,他大声吼道:“这诸葛亮也太傲气了,让俺们跑两趟都见不着人。”他的声音如炸雷般响起,震得周围的树叶纷纷落下。刘备回头瞪了张飞一眼,那眼神中带着责备与警示,示意他莫要无礼。张飞见状,虽然心中不满,但也只能闭上嘴巴,不再吭声。
两次拜访皆未见到诸葛亮,关羽心中也有些疑虑:“大哥,这诸葛亮如此难见,会不会是故意避而不见?”关羽的声音低沉而沉稳,带着一丝担忧。刘备却坚定地说:“不会,我相信孔明先生定是有非凡之事在忙。他若轻易可得,又怎会有经天纬地之才。”刘备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信任与期待。
终于,刘备决定第三次前往隆中。这一次,他们怀着破釜沉舟的决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们沿着熟悉的道路前行,心中充满了期待与紧张。
这一次,他们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只见草庐周围环境清幽,翠竹环绕,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将草庐轻轻拥在怀中。那翠绿的竹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一位童子正在门前扫地,那童子面容稚嫩,眼神清澈,透着一股天真无邪的气息。刘备上前轻声问道:“童子,请问诸葛先生在否?”他的声音轻柔而恭敬,生怕惊扰了这片宁静。童子抬起头,看了看刘备等人,说道:“先生正在午睡,吩咐过不见任何人。”那童子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山间的清泉。刘备心中一喜,心想终于能见到诸葛亮了,同时又有些犹豫,生怕惊扰了先生的清梦。他转头对关羽和张飞说:“二位兄弟,我等在此等候,切勿喧哗。”他的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关羽和张飞点头称是。
刘备轻手轻脚地走到草庐阶下,静静地站在那里。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他那略显疲惫的身影,但他的眼神却无比坚定,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他望着草庐的门,心中思绪万千:“孔明先生,备久仰您的大名,如今天下大乱,百姓受苦。备虽不才,但一心想要兴复汉室,拯救苍生。若能得先生相助,备定当如鱼得水,成就大业有望。”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仿佛看到了汉室复兴的曙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刘备的双腿渐渐发酸,但他依然纹丝不动,仿佛一座雕像。他的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但他毫不在意,心中只有对见到诸葛亮的渴望。
张飞在一旁,早已等得不耐烦。他的脸涨得通红,像熟透的番茄,额头上青筋暴起,活像一条条蚯蚓在蠕动。他几次想要发作,但看到刘备那坚定的眼神,又把话咽了回去。他只能在原地不停地踱步,每一步都踏得地面微微颤抖,手中的丈八蛇矛也随着他的动作晃来晃去,矛尖划过空气,发出“呼呼”的声响,似在宣泄着主人的焦躁。
关羽则相对沉稳,他站在一旁,如同一棵苍松,静静地凝视着草庐。但他的内心也并非毫无波澜,丹凤眼不时地瞟向草庐门口,长须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他心中暗自思量着诸葛亮的种种传闻,对即将见到的这位大贤既充满期待,又带着一丝审视。
诸葛亮在草庐中,正酣然入睡。他面容安详,仿佛在梦中也在思索着天下大势,寻找着拯救苍生的良方。他的呼吸均匀而平稳,如同山间的清风。
许久之后,诸葛亮缓缓醒来,伸了个懒腰。他起身走出草庐,看到阶下站着的刘备,心中微微一动。刘备见诸葛亮出来,急忙上前躬身行礼:“诸葛先生,刘备久仰大名,特来拜见。如今天下纷争不断,汉室衰微,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备恳请先生出山,助我一臂之力。”刘备的声音中充满了诚恳与急切,仿佛一位迷失在黑暗中的旅人终于找到了希望的灯塔。
诸葛亮打量着刘备,只见他面容憔悴却透着一股坚毅,眼神中满是真诚与渴望。诸葛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