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4/4页)

今日之俗,可为明日之雅。每一轮雅俗对立而又雅俗趋同的局面,都是暂时现象,时间会改变它们的关系和位置。因此,在19世纪20世纪这个新时代,出现新一轮雅俗之别。新文化以及新文学尽管以平民化为方向,背叛了传统的贵族文化和贵族文学,但却形成了新的雅文化和雅文学,对大众来说,仍然属于“阳春白雪”一类。彼此之间有距离,甚至有隔膜,缺少共同语言。对立导向交融,新一轮文化融合开始进行,“雅俗共赏”、“通俗化”及“大众化”号召就是这种客观趋势的话语表现。

何伟力说:“可以呀,李教授你来牵头,邱馆长这边积极配合,把这类东西从民间收集、整理出来,确实是件大好事。”

邱裼铁说:“只要李教授愿意,我这边坚决按和市长的指示去做,争取干出一件事来。”

何伟力说:“其实,邱馆长脑壳里头已经有好厚一本书了,二天整理好了以后,摆几本在胡总这公园里的读书亭里,让广大游客欣赏评价。”

胡江河说:“那真是太好了!我先感谢何市长、李院长和邱馆长了。”

何伟力抬腕看了看表,问王华:“时间过得很快,我们抓紧一点儿,王总,下一个景点是哪里?”

王华说:“红军纪念馆,简称‘念红馆’。”

胡江河接着说:“这是整个工程的重头戏。”

何伟力说:“王总,你抓紧先给大家讲讲。”

第十二章、这是一张名片

王华说:“念红馆和元稹馆一样,是文化森林公园的主要景观之一。但它的气势,占地面积都较元稹馆大。”他移动屏幕,绘声绘色地说:“请大家看看,我们走进馆门后,通过一段长廊,长廊两边排列着当年在此指挥战役、战斗的红军领导人的塑像,和其他地方类似的纪念馆、陈列馆不一样的是,几个反派人物的塑像也排列其中。”王华解释说:“这是经过公司领导层反复考虑研究后做出决定,后又报经市文化局和省文化局批准了的,毕竟这些反派人物中有的当时是红军的高级指挥员,也是红军的要领导人之一,虽然后来去了敌对阵营,但我们要尊重历史事实。”

徐徐移动的屏幕显示,王华介绍说,长廊尽头向左转弯是宽大的石梯,右边是用青砂石砌筑的高台,名曰望红台,高台四周仍用青砂石条做栏杆,台上可供十来人同时观望。站在台上往北看,松山市主城区尽收眼底,左河像一条蓝色的缎带从城南飘过,远望是层叠起伏、如聚的山峦和如怒的松涛。

看到这里,何伟力说:“我们上山吧!”

屏幕在王华的操纵下继续游动。

沿着左边的石梯拾级而上,走完四十九步以后,一个四合院的纪念馆展现在眼前。四合院的正面是宽大的走廊,九根廊柱全部是采自九台山的马尾松,粗大挺直,画檐雕栋,经朱红油漆、颜料侵染后,忖托出古色古香的韵味。镶嵌着“红军纪念馆”五个金黄色大字的牌匾,悬挂在大门之上。大门上镀金对联闪闪发光。

上联是:

斧头劈开新世界

下联为:

镰刀割断旧乾坤

横批:

红军万岁

进入大门就是纪念馆正厅,中间有一个巨大的沙盘,在霓虹灯渲染下,“岳岭苏区保卫战态势”几个大字变幻闪烁。沙盘中红蓝箭头格外醒目。正面墙上悬挂着摘录的一位老将军回忆录片段:

“······敌人纠集了六十万大军,从六个方向来围攻我们,号称‘六路围剿’,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