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2/4页)

自尊,干笑着。木匠有一点很好,开玩笑从不当真,也不计较。他不像我,脸薄皮嫩的,说不到几句,心里就发虚,脸涨得像个关云长。他这个人脸皮真的比城墙厚,无论什么场合,都不怯场,不脸红,会自己给自己圆场,找台阶。有句话你不能不信,实践出真知,什么都是慢慢练出来的。不可否认,在外躲养的那几年,他的口才练出来了,嘴皮子圆滑利索得很,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他积累了不少和各种人打交道的经验,能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常常“丹唇未启笑先盈”。这些,我这个堂堂的本科生确实不具备,也学不来。

单看外表,你可能以为王木匠是个“老粗”,绝对错了,他可是个粗中有细的人。说王木匠是孙悟空一点不过分,这小子猴精得很。他能和房屋中介把关系搞得很铁、很牛,要知道,售房信息对他来说就是重要的商业机密啊——他会按图索骥,上门兜售自己的业务。一到中介,他的嘴甜得像抹了蜜的,“美女美女”喊个不停,把那些女人们乐得心花怒放,心海里涟漪泛泛的——女人就怕夸啊。“我想有个家”中介的经理张美萍,我见过,能说会道,长相嘛,说实话,虽然谈不上丑,但至少和“美”一定的距离。也许是被木匠“美女美女”喊昏了头,张美萍居然当了真,非要木匠说出美在哪里,言辞恳切,如果是我肯定“晕场”,木匠故意卖了个关子,慢腾腾地说:

“美在哪里?哪里都美。美在我心里。世界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怀疑木匠这故作高深的话语把张经理感动了,因为她对木匠的称号由“王老板”改成了“王大哥”。倒了杯茶,双手递给木匠,深情地望着。

木匠不是个专喜欢耍嘴皮子的,他也很实际,出手阔绰大方。他常常施些小恩小惠,笼络“人心”。中介的姑娘们一天说到晚,小嘴淡得厉害,王木匠就投其所好,买些的新鲜水果时尚点心,让姑娘们尝尝,姑娘们自然心甘情愿替他说话。只要有二手房成交,姑娘们就帮他引荐,零零星星,他总有些收获。木匠曾笑着压低嗓音跟我说,这些小娘们,嘴巴比三圩的媒婆戴三巧还厉害,黑的能说成白的。破点小财,值。舍不得蜂蜜,怎么能抓住苍蝇呢?

王木匠有个很大胆的想法,让中介卖房时,能推荐买家同时接受他装潢一条龙的优惠服务,可惜大部分中介老板鼠目寸光,不愿节外生枝,木匠未能如愿。没办法,木匠只好印了许多名片,让中介在介绍房屋的同时顺便把自己的名片也递给顾客。主动和木匠联系的顾客还不少。

凤城的二手房交易量节节攀升的同时,王木匠的生意也在壮大。他的合作伙伴已经超出了三圩老乡,一些土生土长的凤城人都在他的指挥协调之下了。现在,木匠手下可谓“兵种齐全”了,木工瓦工油漆工应有尽有。木匠称自己快成联合国秘书长了。近期,几个做铝合金的江西人也和王木匠套近乎了,眉来眼去,目的显而易见。有的时候,木匠自己也拍着脑袋瓜笑笑,说,树大招风树大招风。木匠采用的是流水作业,先是吊顶,然后是粉刷,最后是铺地砖。木匠现在转型了,做老板了,木工活自然不做了,只有人员相当紧张的时候,他才“客串”一下,正好起个示范作用。文官动动嘴,武官跑断腿嘛。谁不想做动动嘴皮子的文官呢?

“巧匠手中无弃材”。木匠无疑是个巧匠,他能合理分工,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永贵现在多了项工作,发传单。王木匠让永贵把印有他资料的传单散发到各个小区,扩大他的影响。永贵做事倒是很认真:电线杆、楼梯口、小区宣传橱窗,让王木匠名声远播的同时业务也增加了不少。王木匠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这小子,有一点木匠当年的影子,灵活机变,反应灵敏。一次,永贵在莲花小区张贴广告时被一位戴红袖的的大妈发现了,她是专查牛皮癣的。你别说,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