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4/4页)

的滩涂一侧,

“目前强华需要克服的困难主要在哪儿,我们新招收的一部分工人都是退伍兵,在部队都是一把好手,只是干这些土建工作跟我要培养他们当技术工人的想法冲突啊,市一建市里这么强,是不是能请张书记关怀一下,请一建的领导来春江,把我们的土建工作帮忙做一下。”

李建这么说是有原因的,段铜山召回来的士兵干活儿没的说,吃苦耐劳,但是在土建方面是完全没有经验,对于将来的规划,三通一平做起来事倍功半,而李建前段时间让人联系了江州市里最强的建筑公司市一建,人家却看不上这种小活儿,可李建要建的是厂房,不是楼房,一切要等机械厂的设计图确定之后才能决定厂房如何兴建,一建负责接工程的人就不愿意了,暗示段铜山给些回扣,暴脾气的段铜山当场就走,人家一建的人扔出话来,这种活儿一建不接,别的公司也不会接。

一建在江州市是建筑行业的老大,被一建封杀,基本上就没有哪家小型建筑公司敢接强华的活儿,尤其是李建也不想把自己的基业交给那些混日子的县级施工队,而乡镇施工队伍,是绝对没有能力承担起强化科技造纸化工一体化的工厂建设。

李建刚才的让步,不就是为了获得一个识大体的评价,然后让张智化觉得略微有些愧疚,开始补偿自己么。

如果不是感觉到精力不够,每天思考之余头疼难忍,李建甚至都有自己组织一家建筑公司的打算,别人不知道,他可是清楚的记得随后几年,国内基础建设放开脚步,无数的房地产公司大兴土木背后的崛起速度。

“这个没问题啊,王伟,回去的时候给一建的孙鑫打个电话,强华科技的工程,他一定给我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款先由一建垫付,等工程完工的时候我来验收,一定要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才能显示出我们江州建筑工人的本色。”

张智化什么事情都喜欢拔高一下,很随意的把强华科技的工程上升到了政治高度,王伟立即在身上的小本子记下来,然后偷偷看了看李建脸色,这小子果然在偷偷的笑着。

张智化吩咐过王伟,又开始跟李健聊起了江州经济发展的思路,本以为大科学家一样的李建能给他提供一些好的思路,可是李建却一直在摇头,他只是个宅男研究员,最多现在变成了脑子里有无数本书的研究员,对于一城一地的建设与发展,确实不好置喙。

脑子里虽然有一些经济发展方面的学术论文,可是李建不大相信那些所谓的专家,真正醉心于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是没多少时间去为各种势力摇旗呐喊的。

依稀记得当年最让老百姓气愤的就是路挖挖,楼倒到,这些都是城市建设中的败笔,至于一些烂尾的地标建筑,政绩工程与马路拉链和豆腐渣大桥,豆腐渣楼房相比较对老百姓的危害还算小一些,所以李建斟酌了语言,隐晦的跟张智化提了自己的意见,为官者不能光看着任期内的政绩,要放长远眼光,看到张智化若有所思,李建觉得是不是让人家误会了。

张智化果然误会了,起因却不是李建的这一番劝诱,而是他迫不及待上马石化工程的动作。

当前是计划经济时代,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有计划,任何大型工程的建设,都是层层上报层层审批的,比如大型石化生产厂家,即便是想要阔大生产规模,也需要向上级单位的计委申报,更别提像李建这样,完全新建一个石化生产基地。

仅仅这一个申报审批工作,完成整套程序下来,少说也得一年,这还是跑部前进,各级机关都全力配合的情况下。

可是李建如今有计划就立即开始开工建设,设计院的人也请来了,工地上已经开始进行土建工作,而且今天还通过自己,联系上了江州市一建,正式的动工应该不会太远。

第六十章 漏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