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部分 (第2/4页)

天武军各厢都已经筋疲力尽,只能让江镐自求多福了。”叶应武忍不住苦笑一声,“当务之急是各部抓紧整顿,半天之后务必继续追击阿术。”

江铁点了点头,前去传达命令,而营寨中除了哨兵,大多数的士卒径直卧倒在泥泞中,片刻之后就已经能够听见震天动地的鼾声。毕竟长途跋涉而来,又经历过一番厮杀,要是不累倒也奇怪。

叶应武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实际上他也很是疲惫,但是现在却容不得休息,抓紧找到王进和杨宝这两个家伙,天武军现在虽然最好是能够休息三天三夜,但是叶应武知道阿术不会留给他三天三夜的时间,必须抓紧率领天武军追上去。

安阳滩,安阳滩!安阳滩在真正的历史上,是阿术的幸运地,正是在这个地方,阿术冒险渡过汉水指挥蒙古步骑进攻,结果被一支精锐的宋军骑兵发现后发动突击,如果不是木花里等人情急之下直接抽调士卒泅渡救援,恐怕世上再无阿术这一号人,然而正是凭借着手下的卖命,阿术在安阳滩一战大败襄阳守军,彻底扭转了襄阳一线蒙宋双方的战力,更让襄阳守军的士气一落千丈。

而且也是在安阳滩一战中,阿术意识到汉家步卒如果多加训练,在水网密布的南方,甚至要比蒙古骑兵还强大,所以阿术由原来的正统蒙古将领变成了不折不扣的“以汉灭宋”主张的支持者,进一步提拔了张弘范等未来的灭宋大将。

在没有叶应武的时代,安阳滩让阿术惊魂动魄,也让阿术找到了襄阳之战胜利的法门。

但是现在叶应武来了,就站在这里,怎能重蹈历史上宋军的错误?阿术既然到了安阳滩,那就不妨让那里成为他的伤心地。毕竟天武军辛苦研制的飞雷炮,可是至今尚未露面。

这襄阳,已经有太多的人血染沙场,也已经消磨了双方太多的时间、精力和国力,现在倒不如就在安阳滩做个了结吧。毕竟天武军不能长久的被牵绊在襄阳战场,毕竟十五万宋军不能就这么窝囊的缩在这小小的襄阳和樊城。

下定决心,叶应武长长松了一口气,身后脚步声响起,却是王进和杨宝联袂而来。

一面面旗帜迎着风舞动,鲜红的像是火焰,也像是热血。(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八章 进退反复何彷徨(下)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天武军前厢到底是天武军前厢,这个不久前追随着叶应武参加光州大战的天武军前锋力量,此时在蒙古骑兵阵天动地的马蹄声中展现出来他们超乎寻常的镇定和沉稳。

将旗撑起来,江镐亲自带着亲卫断后,最容易受到骑兵打击的轻甲步卒在前,长矛兵和盾牌手簇拥着弓弩手在后,而江镐和百余名用作哨骑和亲卫的骑兵则是在出击的五千人最后面。

天武军各厢都有百余名骑兵,作为平时哨探使用,实际上这些骑兵也是出自百战都系统,都是经由江铁等人层层选拔出来的,只不过和真正的百战都骑兵相比,还是在一些素质能力上存在不足,所以才下放各厢,在各厢当中依旧是名副其实的宝贝和杀手锏。

天武军的骑兵系统实际上是叶应武受到后世特种兵部队体系的启发而组建的,各厢抽调精锐组成的百战都,实际上相当于直属特种大队,而下面各厢的哨骑和亲卫骑兵又相当于各战区和集团军的侦查特种部队,每隔一段时间百战都也会从之前下放的骑兵当中遴选合适的人手,经过层层选拔考核,重新补充到百战都当中,更或者直接补充进六扇门和锦衣卫。

所以虽然只有百人,但是簇拥着江镐的这支小小骑兵依旧不能小觑,每一名将士都是下意识的看向马蹄声传来的方向,眼睛中更多地是昂扬的斗志。想要重新进入百战都,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