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2/4页)

的,会念经就是好和尚,那些主创人员经念得好不好,这是有目共睹的,我不必多言。

在这里,我还要提出两个建议,一是重视新人,千万不要让二十一世纪的观众看二十世纪的影片,拿导演来说,第五代已经到了可以回忆往事的年龄;第六代导演刚刚浮出水面,第七代导演正努力地让种子发芽。二是不要站在艺术的云层中去看待地上的观众,这种距离感会直接影响到影片的接受程度,只要不故作煽情(虚假),不逃避现实(粉饰),不迎合世故(暧昧)也就足够了。

四、 丑陋的美女

在人们用商品的眼光来衡量影视剧的时候,炒作作为宣传手段已经被观众和影人们无条件地认可了,仿佛这一规律已成真理,在准真理面前,缺乏思考的人是绝对服从的。

炒作实际上就是广告,它可以运用各种手段,挖掘许多卖点,目的当然是为了影片的成功。挖掘卖点是需要水平的,人们所能感觉到的,也在影视策划者的常规思维中,内容、风格、导演、演员均是炒作的范围,没有任何新鲜的东西。炒作卖点更需要水平。因为我们还处于探索阶段,挖掘出的方法少了一些自然可以原谅,因此炒作的水平就绝对不可忽视了。就象饭店中的一盘菜,即便是特色菜,色香味差了也不便招徕顾客。用菜与炒作来比较有点不同,在这个以吃为己任的民族中,不乏有为一盘菜拍案而起,大呼小叫的精英分子,而对铺天盖地的炒作宣传,我们只能听之任之而无能为力。闭上眼睛,只用鼻子闻便可以分清红焖羊肉和水煮羊肉区别的人们却永远闹不清电视、广播、报纸、张帖画上所说的是真是假。好在这个问题已经开始得到某些观众的重视,不过,那也是用金钱与时间换回的教训,俗称上一当。

宣传材料在媒体上出现,策划者功不可没。此时,各种猫腻或明或暗地浮在水面,尤其是可爱的记者为了红包中的几百块钱又在做着媚态的笑,即便鱼尾纹增加也在所不惜。正因为炒作是一种一厢情愿的事情,背后有个有计划有组织的操纵团体,所以主观因素占据了主动,再客观的介绍影片,就不大可能了。另外,炒作者还大量采用欺骗行为。比如说某些影视片向社会征集主题歌,这是一种惯用的骗术,因为主题歌早已内定了。任何人都会宽容失败而拒绝欺骗,如此炒作,只能自毁前程,所带来的危害不是一部片子的事情,殃及池鱼是必然结果。不知为什么,那些信奉拿来主义的电影人们对这种危害不但视而不见,还身体力行,大概是鲁迅文章太涩晦,没有读懂吧。

炒作的形式是不可改变的,也的确具有功效。卖点多些,方法手段多些都无所谓,关键是要准确、客观、真诚,这简直是个做人的问题。可悲的市民既然无法逃避这种宣传,无法封闭自己的五官,那么,就请策划者们给他们带去点温情吧!

五、 贫瘠的富有者

笔者绝不崇洋媚外,但对韩国人的精神却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们总说韩国人顽强,其实这只是个表面现象,实质上是韩国人的自信,由于自信而表现出顽强,这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我们不如韩国人,很缺乏自信心,唯一可自信却是坚信今天将和昨天一样的无聊。

中国观众对国产影片(主要指电影,电视剧则是带有一种强迫性的意味)的信心已经达到贫瘠的地步,若是没有那么几个演技已模式化的演员和手法已程式化的导演,国产影片则完全是可以等待灭亡的。我绝对不说危言耸听的事情,但事实毕竟摆在我们的面前,这个原因自然要归结到我们的影人身上,观众想坐飞机,而他们只能提供马车,并说这马车更有人文色彩。这种不屑而产生的丧失信心则是很可悲的。影人有信心提高影片的质量,而影片的质量是培养观众信心的唯一方法。有了这两方面的信心后,影视市场才可以发展起来,才可能接触到赢利的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