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势如破竹,十万火急 (第2/3页)
山谷间回荡。而后迅速南下,直奔婺源,势如破竹。
另一路由八大王方貌率领,他英姿飒爽,豪情满怀。旗下有郑彪、谭高等猛将,这支队伍士气高昂,将士们个个勇猛无畏。他们挥师北上,一路过关斩将,勇夺绩溪、宁国。军旗猎猎,直指素有 “江淮襟喉” 之称的宣州,大有破竹之势。
而方腊本人则亲率主力回师东线,浩浩荡荡地向杭州进发。他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是密密麻麻的大军,犹如一片钢铁洪流。方杰紧紧跟随在方腊身旁,他年轻气盛,手中长枪闪烁着寒芒,眼神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
清晨,汴京,紫宸殿,早朝。
阳光艰难地透过紫宸殿那雕花繁复的窗棂,宛如一缕缕虚弱的金线,洒落在冰冷而空旷的地砖之上。各地的急报,恰似漫天飞雪,纷至沓来,如雪崩般堆满了御前的案几。
殿内,一片死寂。大臣们皆低垂着头,噤若寒蝉,仿佛被无形的恐惧扼住了咽喉。
、平日里那些明争暗斗、互不相让,为了些许权力利益争得头破血流的官员们,此刻竟也罕见地沉默着。他们的呼吸声细微得几不可闻,仿佛生怕发出一丝声响便会惹来雷霆之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赵佶端坐在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如水,那愤怒仿佛即将冲破他竭力维持的平静表象。他那双原本应充满艺术浪漫的眼眸,此刻却被熊熊怒火填满,犹如即将喷发的火山。
然而,他以惊人的克制力压抑着内心那即将喷薄而出的狂暴愤怒,声音虽看似平静,却暗藏惊涛骇浪:“诸位爱卿,如今这危如累卵之局势,可有应对之良策?”
这平静中蕴含着风暴的话语,在空荡荡的大殿中悠悠回荡,每一个字都似重锤般敲打着众人的心房。大臣们面面相觑,眼神中满是惶恐与无助,谁也不敢率先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就在这令人心焦的时刻,太子一党的大臣们暗中交换了一下眼色。
一位久经官场的老臣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迈出一步,双手颤抖着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郓王赵楷可担此挽狂澜于既倒之重任。想那昔日,郓王殿下亲率朝廷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大破梁山贼寇。其智勇双全,谋略过人,实乃国之栋梁,定能平定此次来势汹汹的叛乱。”
他的话音刚落,另一位太子党的官员立刻迫不及待地紧接着附和道:“陛下圣明!郓王战功赫赫,威名远播,于军中威望甚高。若此番由他领军出征,必能以疾风扫落叶之势,迅速剿灭反贼,重振我大宋昔日之威严,让百姓重归太平盛世。”
一时间,太子一党的大臣们纷纷出声,那急切而恳切的话语,如同汹涌的潮水,极力推荐着郓王赵楷,仿佛将所有的希望与未来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其余众大臣见此情形,也纷纷随声附和起来。
“郓王殿下确实是不二之选,此等危难之际,非他莫属,定能马到功成,凯旋而归!”
“陛下圣明,选郓王出征,实乃英明之决策,必能解此生死危局,保我大宋江山永固!”
一时间,赞誉之声在紫宸殿内此起彼伏,如汹涌澎湃的海浪。
赵佶听着众人的齐声推荐,脸色渐渐缓和,那如浓云密布的阴沉之色缓缓散去,微微点了点头,朗声道:“既如此,下旨郓王赵楷任宣抚制置使,节制淮、浙地区的军政大权,领御林军及地方兵马20万。望郓王不负众望,务必剿灭方腊反贼,还我大宋安宁!”
此旨一下,宛如一道惊天动地的惊雷在朝堂炸响。众人神色各异,有的暗自欣喜,盘算着自己在这场权力博弈中的得失;有的忧心忡忡,担忧着国家的命运与百姓的安危。而这一场关乎大宋生死存亡的战争,也在这风云变幻之间,即将拉开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