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回 三位菩萨佛功建,一盏燃灯恶意生 (第2/4页)

文殊菩萨负责举办各种法会,不仅是在灵山圣境之中,还让下院的教众深入民间,在凡人之中广泛宣说佛教之妙义,使教众明了我佛慈悲智慧之真谛、引领众生向善。

同时将信徒分为四众:出家男女二众,在家男女二众。

“出家男女”就是受比丘戒的男女,俗称“和尚”和“尼姑”;

“在家男女”就是信仰佛法、近事三宝的男女,又称“善信男”、“善信女”,此即所谓“善男信女”之由来。

同时,文殊菩萨还着众弟子到各地兴建石窟、寺庙,为燃灯佛祖、多宝佛、金莲佛、孔雀明王佛及诸位菩萨造像供奉,众位佛、菩萨四时感应,显圣赐福,又赐下众多佛教经文,使众人时时念诵,自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从而使得信众云集,佛法昌盛。

普贤菩萨则负责教导并带领诸位门人弟子修习佛法及神通;同时也指示下院的人到民间宣传初级的修行功法,并告知众位信徒,倘若诚心修行、兼且修行得法,则可成为罗汉,跳出生死轮回,与诸佛及菩萨同列。

而罗汉又分为四个具体的阶段:

初果罗汉(一果):初步悟道阶段,到了这个果位的人,就已经超出凡人的标准,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已断,但生死未了,还要再来世间七次,将前世的宿缘全部还清才行;

二果罗汉,也称为“一来”果,因为他还需要来人间一次,还清宿业。这个“宿业”,既包括前世别人欠他的,也包括他欠别人的善业(如前世欠别人善业,后世投胎为子,以报其恩等);所以二果罗汉来这世界还会残留前世的一丝清醒,明白自己的前后因果,甚至还能看出别人的因果;

三果罗汉,也被称为不还果,因为他已经不用再来世间了,而是在天界修行,直到证四果,入涅盘。

所以他们在离开世间的时候常会说这四句话——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我该还的都还清了,该报的也都报过了,从此这个世间我不再来了,大家再见吧。)

这个行为也被称为是“长揖离世”,就是和这世界一切众生作揖告别。

四果罗汉,到达这个果位的罗汉已经诸漏已尽,不生不灭,不入轮回,不来世间,也称之为大阿罗汉,是佛法中四圣中的一位,其余三圣是缘觉,菩萨,佛。

所谓“缘觉”,则是指独自悟道的修行者,即在现世中,不依赖佛教教义,无师自悟,性乐寂静而不事说法教化之圣者。

缘觉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有佛世时,通过观察十二因缘而得悟的修行者;另一种是在无佛世时,通过观察外缘而无需师长指导自行悟道的修行者。

观音菩萨负责显圣救人,普救人间疾苦。同时教导世人,佛有六凡法界,即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阿修罗法界、人法界、天法界。

天法界,修上品十善,兼修禅定,生于天界,受静妙之乐之境界;

人法界,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受人中苦乐之境界;

阿修罗法界,行下品十善得通力自在之非人境界;

鬼法界,犯下品五逆十恶,受饥渴苦之恶鬼神境界;

畜生法界,犯中品五逆十恶,受吞啖杀戮苦之畜类境界;

地狱法界,犯上品五逆十恶,受寒热叫唤苦之最下境界。

而这六凡法界与佛法四圣又合称为六凡四圣十法界。

所以世人平时要多行善事,不要作恶,来世才可为天、人。

众人这一番操作下来,才短短两三百年功夫,西方世界顿时佛法昌盛,各地石窟、庙宇林立,香烟袅袅,诵经之声不绝于耳。每一座寺庙都人潮涌动,信徒们怀着虔诚的心,从四面八方赶来,祈求佛祖的庇佑和指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