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甘露之变”之后的大唐(一) (第2/3页)

各国商人所喜爱。

黄巢掌握淄青镇经济主导权之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登州建设船厂,并积极研发远洋海船。

黄巢自然是不懂造船技术的,但是黄巢掌握了造船业的两大命门:资本和材料。

一方面黄巢砸重金从江南各地挖造船工匠,另一方面把钢材引入到船舶建造当中。

其中最显着的成就就是实现了全钢结构龙骨的铺设,这使得登州造船厂造出来的海船异常坚固,甚至一定程度上能够抵御海上大型风浪的颠簸。

在黄巢不计成本的投入下,登州造船业迎来了巨大发展,光是太和元年一年的造船量就超过了一万吨。

要知道这可是在唐朝,一千吨(按照唐朝的造船单位是二千石)级别的海船就算得上艨艟巨舰了。

而造船业的发展,必然带来航海贸易的巨大发展。

事实上,淄青镇的工业消费能力最强的地方并不是淄青镇本身和周边藩镇,而是富裕的东南各藩。

由于经济稳定,农业发达,商业繁茂,东南各藩镇就是大唐事实上的钱袋子,历史上称之为东南财源型藩镇。

这些藩镇有着巨大的消费能力,特别是淄州出产的盐、铁、纺织品,在东南各藩非常受欢迎,主打一个便宜量又足。

尤其是淄青镇的钢铁,除了自身消费之外,主要的贸易目的地就是东南各藩,淄州巨大的钢铁产能甚至帮助海州、楚州、扬州、苏州等地率先实现了农耕工具铁器化。

而农耕工具铁器化的结果就是东南经济进一步发展,与淄青镇的经济联系实现了良性化相互促进。

彼时,就在北方藩镇和中央朝廷动乱不堪的时候,东南各藩竟然在闷声发大财,出现了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经济繁荣。

同时,安东都护府(今辽宁省)、新罗、渤海、靺鞨、奚、契丹等部落也成为了淄青镇重要的贸易对象。

淄青镇主要向这些地区输入的是盐、纺织品、铁器等商品,这些地区向淄青镇输入的主要是毛皮、人参、木材和奴隶等商品。

其中,由于淄青镇研发出了羊毛梳洗技术和羊毛纺织技术,羊毛纺织业也在淄青镇发展起来,所以以上地区也开始大量向淄青镇出口羊毛。

而淄青镇出产的毛呢也成为了东北严寒地区最受欢迎的商品。

在这里需要特别提一下日本,原本日本也是一个很好的贸易对象,但是谁让黄巢给人家放了毒呢?

公元831年,日本天长八年,遣唐使高阶真人携留学生橘免势和僧人空海愿返回日本,并拜见倭王醇和。

随后倭国王室爆发瘟疫,倭国医疗技术落后,竟不能查出病因,一年之内倭国王室主要成员死绝。

同时,瘟疫在倭国开始蔓延,先从平安京开始,逐渐向周边地区扩散,一年之内整个本州岛沦为死域。

面对凶残的天花病毒,小倭猪既没有预防办法也没有治疗手段,甚至他们落后的行政组织能力连像样的防疫抗疫措施都组织不起来。

于是绝望的小倭猪开始逃往周边各岛。

公元832年,四国和九州岛沦陷。

公元833年,连北海道也沦陷。

截止,833年,小倭猪人口十不存一,剩余的少数人口开始坐船逃往大唐和朝鲜半岛。

淄青镇东莱和东牟捉守使接到节度府命令出海巡弋日本周边各岛,发现倭船立即击沉,不许俘虏。

到了太和元年(公元834年),倭国已经失去了成为一个国家的必要条件,因为他们竟然已经找不出一个可以继承王位的王室成员。

天和二年,倭国的瘟疫终于平息,不是因为倭国找到了抗疫的办法,而是该死的都死完了,剩下的寥寥几人都是靠生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