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禹城之战(一) (第2/3页)

而且开花弹用上了木托之后,是不用提前点燃开花弹的,直接点燃火炮发射药的引信就行了,因为发射药爆燃后会直接通过炮管和开花弹的缝隙喷出自己引燃开花弹的引信,然后发射出去,这个时候的开花弹的引信是安全的,比较是稳定的木管引信。

其实原理很简单了,就是木管引信比较稳定,可以做延时,木制弹托又起到了保护开花弹的作用,还不用先点引信了,所以安全系数,射程系数大大增加了。

所以黄巢的钢炮虽然还是前膛炮,但已经是前膛炮技术最先进的火炮了。

而且黄巢还带了陆军版的多管火箭炮(50x50管),专门用来对付集群步兵。

有了这些划时代的武器,黄巢才敢领着步兵就硬撼敌军,还包括5000骑兵。

于是,让魏博联军瞠目结舌的一幕出现了,就见披甲率不足50%的团练兵直接在禹城城下列阵,要跟8万魏博联军打野战。

韩君雄一看敌人要送,直接乐了,生怕敌人缩回城内。

于是韩君雄违反常规作战战术,直接命令朱邪赤心发动骑兵冲锋,准备摧垮敌人的阵型后,发动全员进攻,一口气消灭敌人的主力,那么战场战争就稳操胜券了。

朱邪赤心一看淄青军既没有陌刀兵也没有长枪兵,甚至没有全员披甲,瞬间觉得这买卖太好做了。

于是获得韩君雄进城后让他们大掠三天的承诺后,就率先发动了进攻。

朱邪赤心先用重骑兵发动冲锋。

唐重骑兵沿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成型的金属扎甲,大多数唐军的扎甲由披膊,甲袍和连接兜鍪的盆领组成,中后期,还会在士兵的胸部加装被称作(护心镜)的装甲。

而且,附加在甲胄上的铜甲或是铁甲甲片,不仅仅会装在胸前,后背也常常会加装。

唐军的扎甲与历代不同,更体现在一体化程度上。

首先,唐军采用比历代更大型的甲片编撰铠甲,这可能也是得益于冶铁技术的进步,大甲片宽阔交叠,这种盔甲在实战中的表现是令人满意的,而大甲片也能为铠甲带来更好的抗打击能力与更低的维护成本。

唐代重骑兵多数装备长及脚踝的长摆扎甲,配以耐用坚固的乌皮靴,骑手(只是普遍情况)的防护能力显着提高。

沙陀骑兵头上戴的是被称为(顿项)的大型软甲盆领头盔,具有典型的少数民族风格。

在武器方面,唐军使用较多的是弓箭,马槊和马刀。

马槊可以说是南北朝至隋唐骑兵的标配。许多名将善于持槊作战,例如尉迟恭。

《资治通鉴》载(李)世民谓尉迟敬德曰:“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

坦克程咬金也善于使用马槊。

《旧唐书》载:程知节,少骁勇,善用马槊。大唐猛将秦琼也善用马槊,《旧唐书》:叔宝善用马槊,拔贼垒则以寡敌众,可谓勇矣。

唐军骑兵的近战武器则是马刀。

其时,无环首短柄铁刀成为马刀的主要类型。

其型制是刀身窄而直,刀尖下斜,刀有椭圆形护格,刀柄末端通常有-小孔,以穿饰纽带,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出土的唐三彩骑兵俑即是此种。

隋唐以后刀的制造,以灌钢法代替百炼法。

即先把生铁熔化,浇灌到熟铁,再增加熟铁的含碳量成钢,然后分别用牲畜的尿和脂肪淬火。牲畜尿中含有盐分,淬火时比水冷却快,淬火后的钢质坚硬;

用牲畜脂肪淬火时冷却慢,因而钢质柔韧。经过这两种淬火处理后的刀,可“斩甲过三十扎”,刀刃锋利程度和韧性都得以提高。

与一般人中的印象不同,唐军骑兵很少单独作战,而是与步兵密切协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