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 (第1/5页)

有难大家一起当!

“哈哈。。。。。。”徐来大笑着站了起来说道:“我果然没有看错你们,若是连自己都不相信,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这次回来就是西那个告诉你们徐来不是逃兵,你们若是相信我,连天之后就去找负责训练新军的李凌李知府,大家一起做骑兵!”。

徐来大笑着和李凌一起出了帐篷,消失在军营当中!

“十夫长,这小子说话算数吗?”。

“我们要不要去?”。

“去,怎么不去,有梦想的并不是徐来一人,大不了被别人赶回去,我们火头军并不惧怕别人的嘲笑!”。

徐来离开不久,伙伴们就做出了决定。

骑兵,听起来比火头军要勇猛一些,一定是一个好的职业。

张武的母亲张氏,几次到杨颖家想和她重新修好都被拒绝了,自从她再次提出想和杨家结亲以后,杨颖家的大门几乎是不对他开放了。

杨颖一家对李言玉和冯蘅和和气气的,唯独对她不太友好。

张氏知道,她和杨颖一家的裂痕无法缝合了。

“母亲,您以后别再去杨家了好不好,提起她们,提起李凌我就有气!”。

张武一直对刘蕊的死耿耿于怀,他认为是李言玉连累了刘蕊,若非如此刘蕊也可能活下来!

刘蕊对他始终不理不睬让张武更加悲痛。

更让他感到不可接受的是杨总制居然任命李凌来训练整个新编骑兵,也就是说他也要接受李凌的训练。

这是他根本无法忍受的!

“儿子,娘亲支持你,我们训练我们的,绝对不能听从李凌的指挥!”张氏气愤的说道,她也不想让儿子向李凌低头!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二章截留军资

大昌钱庄在西北各地建立分支以后,主动承担起了军粮运输的任务。

固原镇依托固原盆地和平凉地区,基本不需要从外面运输多少粮食,而大昌钱庄所负责的主要是食盐的采购。

李家本来就是江南有数的大盐商,自从小八父亲去世,他本人又跟随李凌去了西北,李家盐场就由大昌钱庄来经营。

钱庄的人脉关系再加上李家盐场的地位,应付起西北军的食盐来游刃有余。

每次大昌钱庄的伙计都能及时的将食盐运到固原镇。

李海是大昌钱庄一支运输队的头目,他手下掌握着三十余人,每次运输的食盐数量是一百担。

李凌身在西北战争之地,李家盐场自然对这批食盐格外上心。

李海带人一到盐场附近就被人告知他们所要的食盐已经准备好了。

“距此三里左右的王家盐场,他们已经将食盐准备好了,只要你们装车就可以了!”。李家盐场的伙计对李海说道。

李家盐场的掌柜早就和他们交涉过。

李海到达王家盐场的时候,盐场掌柜已经等候多时了,他检验过食盐的数量和品质以后便交了钱。

王掌柜微笑着和李海办了手续。

所有盐场的掌柜都喜欢和钱庄的人打交道,将食盐卖给大昌钱庄是可以得到额外好处的。

钱庄和盐场交易的时候不但价格公道,而且还可以得到盐引,按照开中法规定,只有将粮草送到西北以后才可以拿到盐引,但是运输的任务现在被大昌钱庄给代劳了,只要将食盐卖给他们就可以得到盐引。

每次交易过后,运输队的头目都会将交易的凭证留给盐场掌柜,而这些凭证却是可以换取盐引的。

有了盐引,盐场甚至可以独立的买卖一些食盐,只不过要到官府指定的地方才行。

李海带着这些食盐上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