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张议潮的人生导师 (第1/2页)

好书推荐: 巍巍大明

在敦煌,青少年时期的张议潮见到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师,吐蕃大德三藏法师,法成。

那时,这位未来的乱世英雄,把吐蕃赶出河西的张议潮仍然对自己的历史使命一无所知,更加不知道自己会在中国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他的老师法成,也没有想到自己将会为敦煌佛教史掀开历史新的一页。

公元800年左右的敦煌,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东方佛都:

这座位于河西走廊最西段的城市,扼守在丝绸之路的节点之上,早在西晋时期就已经是东西方文化的重要交汇点,尤其是佛教文化,更是在这里深深扎根,然后才能蔓延到中原去的。

隋唐时期的辉煌盛世,为敦煌带来了数量可观的中原高僧大能和学者官员,按照唐朝的诏令,敦煌在高宗和武周时期修建起了一座又一座的官方寺院。

大云寺,开元寺,龙兴寺成为了敦煌讲经的主要场所,敦煌僧人为武则天抄写的《大云经疏》和莫高窟的北大像,更是让敦煌佛教名扬海内,盛极一时。

张议潮出生的时候,虽然敦煌和它附近的地区已经落入吐蕃帝国的手中,但是却没有遭到任何的损毁——崇尚佛教的吐蕃人围敦煌城十年而没有强攻,并不是因为他们打不下小小的敦煌,而是不想破坏敦煌积攒的佛门成果。

不仅如此,在吐蕃人入驻敦煌之后,他们带来的来自凉州,肃州等地的汉人僧侣和官员反而填充了这座城市的文化血液,让敦煌得到了更多的佛教经典,让敦煌的佛教事业达到了有史以来的巅峰时期。

在这座被空门浸染的城市之中,哪怕是张议潮这样的人物,也无法摆脱它的影响。

在拜高僧法成为师之后,少年张议潮就开始进入寺院学习,其中虽然包括汉字经典,但是更多的还是释门的知识。

敦煌文物之中保存有一份《无名歌》,一份《大乘稻芊经》,末尾都提名有“学生张议潮写”或者“清信佛弟子张议潮书”等字样。

这表明年轻的张议潮,曾经是一个虔诚且笃信佛教的佛门子弟。

张议潮的佛门出身,让他自己,和他后来所代表的归义军政权,从一开始就无可避免的沾染上了一层佛教色彩。

历史上,公元848年,张议潮在沙洲起义,赶走了吐蕃守将节儿,让沙洲瓜州重回汉家统治之下。

但是他的老师,作为“大蕃国大德三藏法师”的法成,却没有被他赶走。

不仅如此,张议潮还恳请老师留下,为自己和新生的归义军政权出一份力。

张议潮的这一举动,其实并不只是出自他对佛教的信仰。

作为一个政治家和领导者,他要考虑的事情,每一样都离不开对时势的评判。

在敦煌这样的城市里,没有任何一种宗教可以和空门抗衡。

早期流行唐朝的道教,此时已经销声匿迹;

摩尼教的信徒几乎绝迹;

极少的景教寺庙和他的信徒也无法和佛教抗衡。

在河西这个地方,佛教一家独大的占据着文化界的统治地位。

因为远在天边而躲过“会昌法难”(即唐武宗灭佛)的敦煌,保留了唐中期和武周时期对佛教的依赖,导致小小的敦煌城内佛教势力庞大,僧尼人数众多,信仰佛教的百姓人数甚众。

各大寺庙的财产和煽动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想要在这种背景下立足的归义军政权,必须找到一个强有力的制高点,来制衡自己和敦煌佛教界的关系。

张议潮完美的找到了这个人,那就是自己的老师,敦煌的高僧,法成大和尚。

我相信法成和尚不会想不到这一点,但是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他还是选择留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