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刘备其人 (第2/6页)
时进太学深造,始终是全班第一。
也是他有真本事,不光是靠老爹的萌荫,尚书台总领全国政务,必须是各方面都出类拔萃才能坐稳。
赵温岁数摆在这里,等几年就该退休让贤,袁绍进许昌主政几乎是必然的,到时候是不能动赵温,也没必要动。
将来赵温退休了,让刘琰和赵彦靠谁去?光凭本事当不成高官,赵彦怕是要一辈子留在尚书台,拼死累活干到老,最多追授个闲散官位以资犒劳。
刘琰就更惨了,袁绍第一个就得让她靠边站,就算有刘褒的关系,不可能给实权要害部门,多半就是回家混吃等死。
放过去,刘琰巴不得潇洒混日子,现在不同了,说不上什么时候,她有了更多的想法,混吃等死也得有实力,不然一个幕府小吏都能找茬拿捏,这种日子绝对不想过。
赵温觉得在重新认识这个干女儿之前,有必要说明现实困境:“军权归了左将军,他不是咱们一伙儿!”
刘琰却不这样想,在刘备有军权不假,但不一定就会向着曹操,现在讲别的都没用,他的真实态度才关键:“我去一趟左将军府。”
“你别冒头,还是我去吧。”最近一段时间都是赵彦在跑,事情成不成没关系,没必要让刘琰公开搅和进来。
赵温点头同意:“威硕可以去找弘农,各有去处各司其职吧。”
“还真得我去。”刘琰扯住要离去的赵彦:“你去是串联,我去是阔友,圣意我寻军中宿将,正好有理由去拜会。”
有一点没告诉赵家人,韦诞马上要行冠礼了,权衡利弊打算送刘备一个甜头,让刘备作为韦诞举主,这样能进一步拉进关系。
刘备家距离曹操府邸不远,论规模可说是天壤之别,堂堂左将军宜城亭侯就住三进院子,只有几个丫鬟侍候女眷,一个老头做门房,此外就没见别的仆人。
府邸除了过道全改成了菜园子,来过几次也没看见有厨子,刘琰每次来都暗自腹诽,饭都自己烧也真够穷酸的。
刘备正在菜园里捉虫子,搓去手里的泥巴,又在衣服上蹭了蹭:“威硕,别来无恙。”
乡巴佬儿,刘琰心里这样想嘴上可没这样讲:“玄德好兴致,亲手栽培精心照顾,想必定当新鲜可口。”
刘备哦了一声,显得很有兴致,亲手拔出一个萝卜掰成两半:“尝尝。”
脏话给刘琰硬生生吞回肚子里:“一天天光种菜呀,足下兼着许昌防务,不想着去军营,却在家里荒废时日,还能骑马吗?”
刘备当着客人面大口咀嚼着萝卜,毫不在意有失礼数:“你能吗?”
“我当然能!”
“那我也能。”刘备席地而坐,吃了一半还不住嘴,另一半也被咬下大半:“咱们幽州武人天生会骑马,一辈子忘不掉,忘不掉。”
“我可不是幽州武人,我出身你的治下,天下腹心,繁荣富足的豫州。”
最烦别人提起出身,这个时代都看不起边地人,尤其是边地武人。照出生地算,刘琰该是冀州中山郡汉昌县人。
出嫁时宗正寺更改过籍贯,那时起就该算豫州人,可偏偏所有人都说刘琰是幽州人,还言之凿凿说是武人出身。
“你在幽州从军。”
“在哪儿从军算哪里人啊?”
刘备吃完最后一口萝卜,舒服得打了一个响嗝:“那是烙印,一辈子的烙印,深深的刻在心里,咱们武人。。。。。。”
刘琰突然开口打断:“我不是武人,再说一遍,我不是武人!”
“你不是虎贲吗?”
“对呀,三百石虎贲节从。”说完刘琰就呆住了,转眼慌乱起来,双手在浑身上下乱摸,有一件东西没了,非常重要的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