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头皮发麻!不敢置信! (第1/1页)
白寿纲愁的直挠头。
这一挠头就到了元旦前夕。
省委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向全省各市县发布通知,向各单位和全省党员群众征集本次大会的感想随笔。
市委立即跟上省委的步伐,在市媒体上也开始征集各种故事和文章。
白寿纲哪都没去,就专门跑教工委找覃文斌,在他办公室一蹲就是一天。
全市没几个主要领导不知道覃文斌的笔杆子实力,当年王凤陵最丢人的那一次,就是覃文斌的一篇文章让省委主要领导转怒为喜的。
“我知道你肯定有文章,你给我看看,我替你总结,写你名字。”白寿纲再三要求。
覃文斌还没和他谈条件,郭爱云和王丽笑嘻嘻过来从抽屉里翻出十多篇文章。
……
“架不住身边有内鬼啊。”覃文斌恼火。
“你拉倒吧,你就是想看市委办的热闹。”白寿纲大概一看,“怎么发?”
“这两篇如果市委办的笔杆子们觉着还行,可以供他们参考。”覃文斌没想全部自己出风头。
白寿纲回去连夜开会,让所有人传阅覃文斌的文章。
市委办的几个笔杆子本来还想着看领导的面子那也得赞扬她老公的文章写得好,结果仔细一看都服了。
给市委办“参考”的六篇文章,那绝对有资格送省委出版了。
覃文斌在这六篇文章里没写别的,就本次会议修改和新提出的一些理论进行基层干部视角的深入解读。
这大家都能想得到,可人家是从基本理论出发来引申的。
用一位秘书的话说:“这叫为我们党的理论建设做了点微小的贡献呐。”
至于覃文斌以教工委教育局和自己的名义递交的三篇文章那就是长篇大论了。
要数据有数据要理论有理论,更要紧的是他还系统的整理并概述了一遍数十年来我们的教育事业成果和问题,通过这些成果他肯定理论发展的必要性和时效性,通过问题他热烈赞扬了这一次的最新提议和理论增加的必要性和时代性。
什么叫好文章?
拍马屁的文章大家不爱看,可踏踏实实就写人话的文章而且是言之有物的文章领导:()从科员开始问鼎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