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 (第3/5页)

想到你请我们前来,还给我们辎重物资,这样的好事大秦没有理由拒绝吧?”

李园指着张良,恨恨地道:“张良,你误国呀,你误了大事呀!”

周冲哈哈一笑,道:“丞相不必动怒,不必迁怒于子房,这都是你辨事不明,判断有误,子房不过是提议而已,究竟用与不用还不是你拿主意嘛,你怎么能把这错失推到子房身上呢?不能正视自己的错失,把错失全推给别人,不能把功劳留给别人,抢别人的功劳,这就是你失败的原因所在,好好想想吧。”

这话不是强辩,象这种事情责任张良也是有地,但主要责任还是在李园,谁叫他是最终决策者呢?他不点头,此事能成吗?

李园奇怪问道:“你为什么给张良说话?”

张良笑道:“好叫丞相得知,张良与周先生相交莫逆,奉周先生之命而入楚,维持楚国的僵持之局。张良幸不辱命,维持楚国之局直到大秦王上灭楚为止。”

李园恍然大悟,道:“你明明是要配合周冲进军,就出了搬秦军助战的主意?我李园真是蠢呀,真是蠢呀,蠢到家了!”一口鲜血喷出来,仰天便倒,气绝而逝。也不知道李园是给气死,还是给如此阵仗吓死的!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三十二章 灭楚之战(八)

子房,来,干!”周冲举起酒杯,和张良碰了一杯,道:“与子房共饮,诚人生乐事。此时言欢甚好,周冲本不该言及其他,只是你我都是为天下而奔波之人,自是不能不顾及天下,周冲是不得不言。”

张良指着周冲,笑道:“周兄,你还真是扫兴。你来到楚国我本该尽下地主之谊,请你喝上一杯,只是诸事繁多,总是不能如愿。现在,事情都办好了,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小酌数杯,又你提国事,俗,俗不可耐!周兄时刻不忘天下之事,张良感佩,周兄有话直说。”

周冲指着张良笑言:“好你个子房,明明和我一样想法,却把我周冲说成俗人,好象你是神仙,不食人间烟火似的。我没有其他的事,只是有点好奇,子房是如何说动李园,要他向大秦搬救兵。”

张良呵呵一笑,道:“这有何难。路修好之后,李园马上派人去了岭南,我抓住机会给他说派兵岭南固然是好事,等到平定岭南,也需要几年时光吧,这时间还是长了点,不如向大秦求救兵来得快。我提醒他,大秦的条件可能会很高。李园只想着早点完事,对于条件倒不在意,马上就派人去了。后面的事,你都知道了,就不说了。”

周冲笑道:“若不是子房这计用得高明,现在还不是打得血流成河,《孙子》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子房写的。子房此计一出,虽使将军们无用武之地,可少死很多人,给天下减轻了很多负担,实是功德无量之事。来,子房,周冲敬你一杯!”

张良端起酒杯,道:“博奕是两个人的事情,我张良自认这手下得还不错,要是没有周兄应得巧妙,也不会有今日之功。来,周兄,张良也敬你一杯。”

两人碰一下,一口喝干。相对大笑,好不畅快。

周冲斟上,道:“请子房饮了这杯,周冲有话说。”

张良也不多说,一口喝干,道:“周兄有话请讲,张良洗耳恭听。”

周冲笑道:“我是想把寿春。把江淮之事交给子房。子房在楚国有些时日,认识的人多,情况也很了解,更重要的是子房之才楚国之民很是认同,有你坐镇寿春,则江淮无忧也。”

张良接过话头道:“周兄可是要直下江南?”

周冲指着张良,道:“什么事都瞒不过你,我正有此意。子房是知道地,江南之地本是吴越之地。自成一体,吴越争霸之后,吴亡而越弱,楚国趁机兼并。然而。江南是‘鱼米之乡’,富饶之地,孙子遗教,民风强悍,若不早定,恐生变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