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3/5页)

此时此刻的她,毋宁又回复到了她的娇娇女儿之身,然而,她却又知道,未来路上,仍然不尽太平,还得随时随刻要保持警觉。

值得安慰的是,面前的这个人——朱允炆,在自己的保护之下,总算平安历险,暂时无损,往后还有好长好长的一段路要走,是福?是祸?谁又能事先知道……

一阵狗叫声,崔化从老远跑过来。

“好了,好了……有地方住了!”

岳青绫站起来问:“这是什么地方?”

崔化说:“这里是‘白水滩’……四面全是山,我给一家人说好了,他们房子还宽敞,在那里暂时住上一天,再走不迟,不知道姑娘您的意思怎么样?”

岳青绫说:“房子够住么?”

“够,够……”崔化说:“这家人姓李,是开磨坊的,房子又大又新,只要给他们几个钱,把他整个院子包下都行。”

听说是开磨坊的,立时便想到了热热的豆腐,朱允炆立刻就叫起好来。

岳青绫想了一会,点点头道:“好吧,我们就过去吧……”又说:“回头问起,就说我们是打安南逃难出来的,那边在打仗……”

这个说词极是恰当。事实上近年以来,明军多次对安南用兵,迫使安南大举对境内之汉人报复、杀害,以至于时有难民扶老携幼亡命而出。

朱允炆等四人,摇身一变,成了逃难的难民,倒是极其恰当,自不会引起别人注意。

天还是朦朦的那种颜色,朱允炆就醒了,只觉着身上寒飕飕的,有几分凉!

羁旅中有一份难耐的孤单、萧索……几上残烛欲熄,蜡泪淌满了半个瓷碟,摇曳着的昏黄灯光与窗外的一轮皓月映衬得分外有趣,透过敞开着的一面天窗,洒下来的一方月魄,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了他的床头,这就更令人颇生感触,而兴出一番幽怀。

最近这些日子,他时常在半夜醒转,而后痛定思痛,便不得安眠,咀嚼着梦境里的酸甜苦辣……一回解颜,一回唏嘘,个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及,也只有他自家心里有数了。

来到李家,今天已是第二天。

为了慎重起见,暂时不敢妄动。

一来是朱允炆身子不舒坦,连日来惊吓过剧,需要好好休息,再者宫师傅、崔化身上都带着伤,再拼下去,都得躺下不可,即使武功最高的岳青绫,也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悲哀。

她其实受有很重的内伤,只是一直用内功压制着,不使发作显露而已。

崔化到外面打探消息,预计着最快也要明后天才能回来,这当口急也急不来,便只得在这里赖着了。

这家主人姓李,是做磨坊生意的,李家家道殷实,在白水滩地方,算得上是首富。

这一片宅子,原是为主人娶媳妇儿新置的,却为朱允炆一行四人占了先,预计着即使逗留个十天半月也不碍事。对于朱允炆一行此刻来说,正是再恰当不过,大可秣马厉兵以图来日。

寒飕飕地刮着小风,银红纸糊的窗户一阵紧似一阵地响着,似乎满地如银的月光都被吹零散了。

朱允炆倚着床栏缓缓坐起来——意外地,却听见了仅是一帘之隔的邻室,传过来岳青绫的轻轻咳嗽声音。

他于是匆匆下地,披上件丝绵袍子,来到了她的房子。

门帘方启,里面的大姑娘已有觉警。

水汪汪的一双大眼睛,睁得又大又圆,直直地向他瞅着,却是一句话也不说。

这番神情反倒使得朱允炆一时愣住了。

房子里静极了,除了夜风叩窗的声音,什么也听不见……四只明亮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互望着。

便是,在那一盏迷离摇颤着的灯光里,双方奇妙地感触着一些什么……似乎是一直隔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