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1 (第1/4页)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佛性其实就是本心啊,而本心也正是佛性所在,这佛心二者从来都与世间万物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然而倘若能领悟到在本质上既没有所谓的物,也不存在一个实体的心,那么这便达到了真如法身佛的境界。 那法身佛啊,并没有具体的形态外貌,它只是一颗蕴含着万象的圆光。
没有固定形体的这个“体”,恰恰就是真正的“体”;没有确切表象的这个“相”,实则就是实在的“相”。它既不是有色有形的物质,也不是空无一物的虚无,更不是那种似有还无的状态;它不来自于任何地方,也不朝着任何方向去,更不会有回向之说。
无所谓差异与相同,也没有存在与不存在的分别,难以舍弃,也难以获取,难以听闻,也难以观望。 无论是内在还是外在的灵光,其实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就如同在一粒微小的沙子之中,便蕴含着一个完整的佛国世界。而这一粒沙子,又容纳着大千世界的种种,一个人的身心,也如同有着千千万万个同样的身心一般。
若要懂得这些道理,就必须领会那“无心”的诀窍,做到不被尘世所染,不被妄念所滞,如此才能修成纯净的善业。对于世间千般善恶之事都能做到无所执着、无所作为,这便是虔诚地皈依释迦叶佛的真谛所在啊。
且说刘伯钦和唐三藏正惊惊慌慌的呢,又一次清晰地听到那“师父来也”的喊叫声。这时,几个家僮在一旁说道:“这叫喊的呀,肯定是那山脚下石匣里的老猿。”
刘伯钦听了,连连点头说道:“是他!是他!” 三藏满心好奇,赶忙问道:“是啥老猿呀?”刘伯钦便解释起来:“这座山以前名叫五行山,后来因为咱们大唐皇帝征西平定了国家,就给它改名叫两界山了。早些年,我听老人们讲过这样一件事,说是在王莽篡汉的时候,天上突然降下了这座山,把一个神猴压在了山下。
那神猴可厉害着呢,不怕严寒酷暑,也不用吃什么东西喝什么水,不过有土地神在这儿监管着他,让他饿了就吃铁丸,渴了就喝铜汁。从过去一直到现在,这么长时间了,他竟然都没被冻着、饿着,一直活着呢。这喊叫声,肯定就是他发出来的。
长老您别怕,咱们一起下山去看看吧。” 三藏听了,虽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但也只好依从了刘伯钦的提议,牵着马往山下走去。走了没几里路,就瞧见在那石匣的缝隙之间,果然有一只猴子。只见那猴子露出个脑袋,伸长了手臂,正一个劲儿地胡乱招手,嘴里还大声喊着:“师父,您怎么到现在才来呀?来得好啊!来得好!您快把我救出来吧,我保您上西天去取经呢!” 三藏赶忙走上前去,细细打量起这猴子来。
只见他长着尖尖的嘴巴,脸颊往里凹着,一双眼睛金光闪闪,犹如火焰在燃烧一般。头上呢,堆满了苔藓,那耳朵里竟然还长出了薜萝,看着颇为奇特。
鬓角边头发稀少,反倒长着不少青草,下巴底下没什么胡须,却布满了绿莎一样的东西。眉间沾着泥土,鼻凹里也全是泥污,整个人显得十分狼狈。
再看他的手指,又粗又壮,手掌厚实,上面还残留着许多尘垢呢。不过还好,他的眼睛还能灵活转动,说起话来声音也还算清晰和顺。虽然这猴子言语表达挺伶俐顺畅的,可身体却被困在那里,动弹不得。
嘿,这不正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孙大圣嘛,如今这五百年的刑期已满,也该从这天罗地网般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了呀。
刘伯钦这人着实胆子大,只见他毫无惧色地走上前去,先是帮那猴子拔掉了鬓边的青草,又清理了颔下的绿莎,随后开口问道:“你有什么话要说呀?” 那猴子看了看他,却说道:“我没话跟你说,让那个师父过来,我有事儿要问他呢。”三藏听了,便走上前,问道:“你要问我什么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