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4/5页)
错,应该是童武所发。你明知董非平素好武,这么做不过是将祸水引向董非,同时将自己的身份变成被害人,以蒙混人们的视线。";
沈立质疑道:";苏大人,你不要忘记,童员外那晚为向府衙禀报案情,曾被人在半路所伤,昏倒数日,还是你适才将他救醒。";
苏轼:";不错,这也曾让本府感到困惑。如果,凶手真的要掩盖真相,为什么只是将员外击昏,难道他不怕在员外醒来后,继续向州府告发吗?所以真相就是,他根本没有被人击昏,童员外一直都苏醒着,他在装昏。这是他和童武放的又一个烟雾弹,为的也不过是进一步摆脱自己的嫌疑,将众人的注意力引向董非。适才我用针灸把员外治好,其实,我根本没有将针刺入员外的体内,只是在他的皮肤上按了几下,员外的苏醒恐怕是怕我用第二个方法,刺他的足三里穴位,引起剧痛。这才'苏醒'。我这么说对吗?童员外。";众人哗然。童员外的脸上也是直冒冷汗。
苏轼摇了摇手中的银票,转向沈立:";沈大人,这千两银票,你上次在董非家挖地三尺都没有找到,而今却被轻易找到,大人不感到奇怪吗?";
沈立哑口:";这。。。";
苏轼:";你还记得我们一起去看员外时的情景吗?";
童武对沈立:";听说州府已将凶犯董非捉到,还望大人早日判处案犯,替我家老爷讨回公道。";
沈立不耐烦地:";审案查凶乃州府之事,不须你等操心。";
苏轼接口道:";凶犯是已抓到,只是尚无法对其治罪。";
童武:";为何?";
苏轼:";尚缺少一样证据。";
童武:";什么证据?";
苏轼:";千两银票。";
童武:";银票?";
苏轼:";对。那董非见财生异、谋财害命,都是为了钱,没有这件最关键的证物,怕是无法对他治罪。";
童武:";如果一直找不到银票,就永远不能定罪吗?";
周聪醒悟:";苏大人是故意将这话说给他们听。让他们得知判处董非还差罪证银票之后,才将银票藏匿到董家。";
苏轼:";不错,对员外的种种猜想,只是猜想,我必须要找到证据来证明。而员外的计划周密,从表面来看,找不到直接的证据。所以,我采取了打草惊蛇,敲山震虎的策略。";
苏轼笑笑:";那也不必,只要找到其它证物,一样可以治办凶手。";
沈立:";什么证物?";
苏轼故意卖起关子,微笑不语。
沈立急道:";苏大人,你倒是快说呀。";
苏轼:";剔骨刀!我在那把刀上发现了重要线索。";
童武:";什么线索?";
苏轼:";手印,那刀把上留着的血手印乃是一只左手的手印,凶手左手持刀杀害张三元,所以血印留在了上面,凶手必是惯用左手之人。";
周聪惊道:";左撇子。";
苏轼:";而且不巧,苏某发现此屋中正有人惯用左手。";
苏轼:";本官正想要看看,员外在得知自己阴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