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4/4页)
粮站的站长。
后来萧何听说了这事,便拉着夏侯婴细问,到底为什么夏侯婴要放了韩信,到底这个韩信有什么特别的。
由于夏侯婴是靠长相来结识人的,作不得数。所以萧何便亲自找来韩信谈话。发现韩信的确有些才学,至少不适合当个粮站站长,便又介绍给了刘邦。
而刘邦初见韩信,也觉得此子长相不俗,和自己有得一拼,正是如此,反倒觉得此人没什么真本事,多半是靠吹牛糊弄人的。
所以刘邦第一次与韩信谈话,谈得十分马虎。
刘邦没看上韩信,但萧何是看上了的,而且十分看重,私下经常找韩信谈话,越谈就越觉得韩信这人了不起,便许诺要免费替韩信到刘邦那里走走关系,给韩信弄个高官来干。
但毕竟刘邦没看上韩信,任萧何如何推荐,刘邦就是不答应。
于是,两人各自都觉得有必要炒作一番,否则,难以说服刘邦。
两人都有炒作的意思,却没有具体计划。待到刘邦被立汉王,来到南郑的时候,正巧碰上军中不少东归将士逃跑。
韩信便计上心头,趁军中有人逃跑,自己也跑。如若有人追,则坚持一番,经再三劝回,便勉强应允,如此必能受人关注,问及自己为何逃跑的话,自己便能以口舌之利,说服刘邦,辩得官职军权;如若无人追赶,便与逃跑将士一起投奔他人,以汉军内部消息为饵,换取相应官职。
韩信这么一打算,悄悄放出自己出逃的消息给萧何后,飞奔而去。
萧何这时正在思考如何炒作的事情,一听韩信逃跑,刚开始倒是感觉可惜了,后一想,自己曾多次与韩信畅谈,中间透露了不少政事机密,这小子一跑,不就相当于机密外泄了么。
萧何不敢通报刘邦,赶紧驰马去追,一路上思忖:此番追赶韩信,若能追回,则定要在刘邦面前,大力推荐,否则这小子又会生叛逃之心;若不能,则务必灭口,免除后患。想到这里,萧何摸了摸怀中匕首,眼中寒光一闪,狂奔追去。
当萧何追上韩信时,两人都是一般心思,没说上两句,便达成共识——韩信随萧何回去,而萧何则亲自到刘邦面前举荐韩信。 电子书 分享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