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四 (第3/10页)

来教导中下根的人,就会阻碍他人的进修。为什么呢?因为中下根人必定认为“念念在净土”这个法太高,于是自认卑劣难以企及,不肯用功修持啊!

又此念佛虽属意识,而诸识咸具。不观上文都摄六根乎。六根既摄,则六识将何为乎。即转送含藏者,亦唯此事而已。

又者,念佛虽然属于意识作用,而八识全具。没看上文所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吗?六根既然收摄,那六识还会做什么呢?就是第七转识、第八含藏识,也唯有念佛这一件事了啊!

刀砍不入一段,原无可疑。以阁下将自力他力,禅宗净宗之界限未分,致成一大疑团耳。

“刀砍不入”一段文,原本没有什么可疑。因为阁下您将自力、他力,禅宗、净宗的界限没有分清楚,导致成为一大疑团罢了。

念佛一法,乃仗佛力出三界,生净土耳。今既不发愿,亦岂有信(有真信者,必有切愿)。信愿全无,但念佛名,仍属自力。以无信愿,故不能与弥陀宏誓,感应道交。若见思惑尽,或可往生。若全未断,及断未净尽,则业根尚在,何能即出轮回。

念佛一法是仰仗佛力出离三界,往生净土。现在既然不发愿,哪能说有信心呢(有真实信心的人,必定有深切的愿)?信愿完全没有,只是念佛的名号,仍然属于自力。因为没有信愿,所以不能和弥陀宏誓愿力感应道交。假如见惑、思惑已经断尽,或许可以往生。假如没有全部断尽,或者断得不彻底,那么业根依然存在,哪能当生出离轮回呢?

五祖戒,草堂青等,即是确证。须知去却信愿念佛,与宗家之参究无异。若得往生,则因果不相符契矣。蕅益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铁案也。

五祖戒禅师后世为苏东坡、草堂青禅师后世为曾鲁公等,就是确证。应该知道舍去信愿而念佛,这与禅宗的参究没有区别。如果这样也能往生,那就因果不相符合了。蕅益大师说:“能不能往生西方,全凭信愿的有无;品位高下,全是因为持名的深浅。”这是千古不变易的定论啊。

经云一心不乱,远承前文依正功德,即是教令生信。近承上文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即是教令发愿。

《阿弥陀经》说:“一心不乱”,这是远承前面经文的依正功德(宝池德水等),就是教令我们生起信心。近承上面经文“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就是教令我们发愿。

又况下文劝信劝愿,不一而足。阁下截断前文,止执一句,故有不贵发愿之疑。又以无信愿之一心,与有信愿之一心,敌体同观,故有刀砍不入,岂非纯一,何以无愿不得往生之疑。

又何况下面经文,劝信劝愿,不一而足。阁下截断前面经文,只执着一句“一心不乱”,所以有不注重发愿求生的怀疑。又将没有信愿的一心不乱,与有信愿的一心不乱,平等的看待,所以有“刀砍不入,岂非纯一,何以无愿不得往生”的疑问。

又念佛之外,第二念,夹杂,难以枚举。举其正者,如求大彻大悟,得大总持等。非指发愿为第二念,为夹杂也。须知净土一法,以信愿行三法为宗。行如车牛,愿如御者,信如前导。导与御者,正成就其车牛之进趣耳。是以朝暮必须向佛发愿。

又者,念佛之外,有第二念、夹杂间断等问题,难以枚举。举出其中正确的来说,例如求大彻大悟,得大总持等等是第二念。不是指发愿求生为第二念,为夹杂。必须知道净土一法,以信、愿、行三法为宗旨。“行”如同车牛,“愿”如驾车的人,“信”如前导。向导与驾车人,正是成就这个车牛的前进趋向啊!所以早晚必须向佛发愿。

又不念佛时,亦不可泥。纵令一念万年,不妨日有起止。若谓有不念时,有发愿时,便成间断夹杂,便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