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十九 (第3/12页)

了清朝乾隆以后,日渐的衰微。智慧卓越的人都隐没消亡了,记载历史的书也都遗失了。致使老和尚的嘉言懿行,没办法永远流传于世上,何等哀伤叹息啊!然而以一位异地来的僧人,能够令莲池大师归依他而出家,可以想见老和尚的为人。

事见云栖法汇莲池大师塔铭中。其派为宗福法德义,普贤行愿深,文殊广大智,成等正觉果。大师正在殊字辈。其改为袾 (zh u) 者,以洪武时,有一高僧,洪武诏见,甚加优宠,特以玉盏,赐乳令服。因咏谢恩诗,有一盏琼浆来殊域,九重恩德自上方之句。洪武姓朱,遂谓殊者,歹朱,是骂己。即令斩之。及斩,乃悟其非骂,而已悔无所及矣。此宿世杀业所感,业力现时,不能自主。杀业之难消如此,可不戒哉。

此事可以去看《云栖法汇》中莲池大师塔铭中的文。他的派系为:宗福法德义,普贤行愿深,文殊广大智,成等正觉果。 (这是指他那个皈依辈分的排序) 。莲池大师正在“殊”字辈。他改为“袾”字的原因,是因为在明朝洪武年间,有一位高僧,洪武帝朱元璋诏见他,很是特别的优待恩宠,特别用玉盏,赐乳给他喝。高僧因此写了一篇谢恩诗,其中有一句:一盏琼浆来殊域,九重恩德自上方。洪武帝姓朱,于是认为“殊”字,就是歹朱,是骂自己。就命令将这位高僧斩首。等到斩首之后,才觉悟到他不是骂自己,然而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这是宿世的杀业所感,业力现前时,不能够自主。杀业如此难以消除,可以不戒惧谨慎吗?

如来于诸戒之中,皆以杀戒居首。其深慈大悲,至极无加矣。而迷倒愚夫,不知感恩,反加谤毁。势必从劫至劫,互相杀戮,可不哀哉。莲池大师以此之故,去歹加衣,而用袾字。世多不察,每每讹作从示之祩 (zh u) 。其不识字义,粗心浮气,有如此者。而大师慎微杜祸正名顺言之道,遂因之埋没。惜哉。

如来在诸多戒律之中,都是将杀戒放在第一。佛陀的深慈大悲,到了极点,无以复加。然而迷惑颠倒的愚昧凡夫,却不知道感恩,反而加以谤毁。这样,势必从劫至劫,互相杀害,能不悲哀吗?莲池大师因此之故,去掉歹旁,加上衣旁,而用“袾”字。世人大多不仔细体察,每每错写成从示旁的“祩”字。不认识字的意义,心粗气浮,就有如此的错误。而莲池大师谨小慎微,杜绝祸患,正名顺言的法道,因此而埋没。可惜啊!

无门洞者,即今之湘子洞。意昔或名湘子洞,老人居之,改为无门洞。及老人去世,无知僧俗,不知无门之义。以韩湘子修行成仙为奇,故仍呼为湘子洞耳。

无门洞,就是现今的湘子洞。我想过去或者叫湘子洞,老和尚居住后,改名为无门洞。等到老和尚去世后,无知的僧俗,不知道无门的含义。以韩湘子修行成仙,认为这是奇事,所以仍就称为湘子洞罢了。

何以知之,南五台山,无有大洞,可以住人。亦无有洞,名无门者。唯湘子洞,高深宽大,可以住人。兼复僻居山后,上下悬崖。而逼近圣泉,柴水方便。又复地势向阳,冬暖夏凉。游人樵夫,皆所不至。洵为办道最胜之地。咸同以来,兵火连绵,以故久无人住。

如何知道是如此呢?南五台山,没有大的山洞,是可以住人的。也没有山洞,名为无门洞的。唯有湘子洞,高深宽大,可以住人。又加上洞口偏僻在山后,上面下面都是悬崖。且接近圣泉,拾柴取水很方便。又者山洞的地势向阳,冬暖夏凉。游人樵夫,都不会到这个地方。实在是办道最殊胜的地方。咸丰、同治年以来,兵火连绵,所以很久没人居住。

至光绪初,法忍冶开等老,卜居于此,至今成大兰若。而道由人宏,地由人灵,可不信哉。名无门者,盖以大士以普门法道,度脱众生。老人效法大士,名其居曰无门。亦取楞伽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之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