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三十九 (第4/6页)
人子弟是在损德,误己子弟也是在损德。如果我们有能力使自己和他人的子弟都成就圣德,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否则且就家庭日用云为,以作为圣为贤之先容。正所谓即俗修真,现居士身而说法者。祈以此意,与令友,及一切知交,恺切言之。亦未始非己立立人,自利利他之一端也。
否则就先通过自己家庭生活中的实践,来作为成圣成贤的基础。正所谓借世俗事来修行真常,现居士身而宣说大法。希望您对您的朋友以及一切交往的人恳切地讲述这个道理。这未尝不是己立立人,自利利他的一个方面啊。复黄涵之居士书一
接手书,知夫人身婴贵恙,已经月余。用药颇难,诸医束手。当此时机,正好用万病总持之阿伽陀药。阁下每以此药,普施于人。何于夫人之病,尚沾沾然以难于用药为忧哉。
接到你的信,知道你夫人生病,已经有一个多月了。用药比较困难,医生全都束手无措。在这个时机,正好用万病总持的阿伽陀药。你每每用这个药,普遍布施给别人。为何对于你夫人的病,还要拘泥执着,因为难以用药而忧心呢?
其令郎令爱令媳等,既受生育之恩。当此大病临身,存亡莫保之时。教以各各为其母志诚恳切念南无阿弥陀佛,以祈寿未尽则速愈,寿已尽则速得往生西方。
你的儿子、女儿、媳妇等人,既受母亲的生育之恩。在母亲大病临身、存亡不保的时候,应该教他们各各为母亲至诚恳切地念“南无阿弥陀佛”,以祈求母亲寿命如果还没有尽,则疾病快速痊愈,寿命如果已经尽了,则速得往生西方。
令郎等孝心淳笃,当必皆如救头然,而常持念也。如是则岂但有益于夫人,实则深有益于令郎等也。
你的儿子孝心淳厚,必定都能像急切地扑救头上的火苗一样,时常恳切念佛啊。这样做受益的不单是你夫人,实际上对你儿子等人也有深远利益啊。
凡人有病,可以药治者,亦不必决不用药。不可以药治者,虽仙丹亦无用处,况世间药乎。无论能治不能治之病,皆宜服阿伽陀药。此药绝不误人,服则或身或心,必即见效。
但凡人有了疾病,可以用药物治疗的,也不必完全放弃药物治疗。用药物已经没有用的,就算是仙丹也没有用,何况只是一些世间的药物呢。无论能不能用药物治疗的疾病,都应该服用阿伽陀药。这种药绝不误人,服用之后对于身体或者心灵,必定立即能见到效果。
然人生世间,无论久暂,终有一死。其死不足惜,其死而所归之处,可不预为安顿乎。有力量者,自己预为安顿妥帖,则临终固不须他人为之辅助。然能辅助,则更为得力。
然而人活在世间,无论时间的长短,终究会有一死。死没什么好可惜的,但死后要去的地方,怎么可以不预先安顿呢?有力量的人,自己预先为自己安顿妥帖,那么临终自然不须他人辅助。然而如果能得到辅助,就更加有力量了。
无力量者,当令家属代为念佛,则必能提起正念,不致恩爱牵缠,仍旧被爱情所缚,住此莫出也。
没有力量的人,就应该让家属为自己念佛,那么必能提起正念,不至于因为亲友之间的恩爱牵缠,使自己仍旧被情感所束缚,依旧住在娑婆世界不能出离啊。
(光)之为此言者,非徒为令夫人计也。以太夫人已经八十有三。虽阁下之德,足能延亲之寿。而期颐之后,终必有去世之一日。恐阁下未能虑及于此,而犹复注意于医药,则为舍本逐末。益不能得,而反将一心念佛,由忙碌于医药而成间断,不能纯一,则其损大矣。故借夫人之病,预为阁下陈其尽心力于亲之神识得所,以期阁下究竟能报亲恩耳。
我说这个话,不单是为你的夫人考虑。也因为你母亲已经八十三岁了。虽然你的功德,足以延长你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