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二十一 (第4/5页)

好书推荐: 精真之马 道門入侵

意。哪里真的能够显示《楞严经》的要义呢?如来想要使令一切众生,就路还家。所以让二十五位圣者,各自陈述过去证得圆通的宿因。末世的众生,无论上中下根,都应当以大势至菩萨的念佛法门,自利利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反念念自性,性成无上道。

此居士所当致力者。至于征心辨见,破阴超浊。且待念到心佛不二,心佛两忘,亲证念佛三昧后,再商量。则可如世尊拈华,迦叶微笑矣。否则入海算沙,脑晕心迷。说食数宝,饥寒莫济。知好歹者,决不以吾言为河汉也。

这是居士你所应当致力的地方。至于七处征心,十番辨见,破除五阴,超出五浊。暂且等到你念佛念到心佛不二,心佛两忘,亲证念佛三昧之后,再商量。那么就可以如世尊拈华,迦叶微笑般契会了。否则,就是入于大海,计算沙数,脑子发晕,内心迷惑。口说食物,不能充饥,心中数宝,不济贫寒。知好歹的人,决对不以我的话,认为是渺远空话。复戚智周居士书三

光意欲令阁下,安居己家,即俗修真。上可感发上人,发生净信。下可率其妻子,同沾佛恩。如必欲寄居他寺亦可。

我想要阁下你,安居在自己家里,在世俗中基于俗谛来修真谛。上可以感动启发父母,发起净信。下可以率领妻子,同沾佛恩。如果一定想要寄居在他人寺里也可以。

至于听经,不须往灵隐去,以慧明法师,脱略文义,专以援引宗门公案为事。大达之人,或得其益。初机之士,将茫无所从。稍聪明点,或致宗教混滥。其过诚非浅鲜。

至于听经,不须要到灵隐寺去,因为慧明法师,脱去省略文字义理,专门以援引禅宗里面的公案为事务。大通达的人,或许能得到利益。但初学之人,将茫然无所适从。稍微聪明一点的人,或将导致宗门教下相混滥。这个过失实在不浅。

普贤十愿,文殊一行,若能精修,一切经论即不贯通,亦可顿脱烦笼,高预海会。若于此仗佛力一法,信不真,靠不定。即深通宗教,亦只是口头三昧。欲以此口头三昧了生死,真同欲以画饼充饥。必致途穷深悔,而毫无裨益也。

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文殊菩萨的一行三昧,如果能够精修,一切经论即使不贯通,也可以顿脱三界烦笼,高预莲池海会。如果对于这个仗佛力往生的净土一法,信心不真,靠倒不定。即使是深通宗门教下,也只是口头三昧。想要以此口头三昧来了生死,真是如同想要以画饼来充饥。必然导致路途穷尽深深后悔,而毫无益处啊!

现今世道,不知将来作何相状。尚欲以将尽之光阴,作不急之务哉。光虽有修山志之愿,若非大士冥加,俾目力明了,断不能从事。倘目力有余,何地不堪纂集。而必欲往杭,借居他所耶。祈专心念佛,即是真法门眷属。切勿来山,以致彼此为难。

现今的世道,不知道将来是个什么样子。还想要以有限的光阴,来作不紧急的事务吗?我虽然有修《普陀山志》的愿望,如果不是菩萨冥冥加被,使我的视力明了,断然不能做成这件事。倘若视力好,什么地方不能纂集。而必定要前往杭州,借居在他人之处呢?祈望你专心念佛,就是真正的法门眷属。千万不要来普陀山,以致于彼此为难。

至于必欲出家,当另礼高明知识,断勿以光为隔碍,不便另拜余师,致失巨益也。宁波观宗谛法师病未好,亦不须往彼听经。

至于你一定想要出家,应当另外礼拜高明的善知识,断然不要以我为隔碍,而不方便到别处去拜其他师父,导致失去巨大的利益。宁波观宗寺谛闲法师的病还没好,也不须要到他那里去听经。

古人云,少实胜多虚,大巧不如拙。说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寸。真心为己者,其绎 (y i) 思之。

古人云:少许真实胜过许多虚假,大的取巧不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