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五十二 (第2/9页)
。使世无字,则一切事理,皆不成立,而人与禽兽无异矣。
此外,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之所以能够成就德行、通达才能、建功立业、以及学得一才一艺来养活自身和家庭,都是由于文字住持道术义理的力量,才可能得以成就。因此文字是世间的至宝,它能够使平凡者成圣贤人,能使愚痴者生起智慧,能使贫贱者变得富贵,能使疾病者得到健康安宁,能使圣贤的法脉,得以流传千古,乃至自身家庭所经营的事业,得以遗留给后代子孙。所有这些事情,无不是仰仗文字的住持之力。假使世间没有文字,则一切的事理,都不能够成立,那么人类便与禽兽没什么差异了。
既有如是功力,固宜珍重爱惜。窃见今人任意亵污,是直以至宝等粪土耳。能不现生折福折寿,来生无知无识乎哉。又不但有形之字,不可亵污遗弃。而无形之字,更不可亵污遗弃。孝弟忠信礼义廉耻,若不措之躬行,则成亡八字矣。八字既亡,则生为衣冠禽兽,死堕三途恶道矣。可不哀哉。
文字既然有这样的功德力用,就应该珍重爱惜它。但是,我私下观察,看到现代人任意亵渎污秽文字,简直就是把世间至宝和粪土等同看待。这样的人现生能不折福折寿,来生能不愚痴无知吗?此外,不但有形的文字,不可以亵渎污秽而任意遗弃。而无形的文字,更是不可任意亵渎污秽而任意遗弃。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如果不能接受并亲自躬行,就成了“亡八字”了,这无形的八字既然消亡,则这个人在生之时就是衣冠禽兽,死亡之后便会堕入三恶道中,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疏南浔极乐寺重修放生池疏
戒杀放生之事,浅而易见。戒杀放生之理,深而难明。若不明其理,纵能行其事,其心决不能至诚恻怛 (d á) 。其福田利益,亦随其心量而致成微浅。倘遇不知者阻诽,遂可被彼所转,而一腔善心,随即消灭者有之。
戒杀放生的事情,浅显而容易看见。戒杀放生的道理,却深邃而难以阐明。如果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纵然能够行放生之事,他的内心决定不能够至诚恳切生起恻隐爱护之情。这样他所得的福田利益,也随着他的心量而成为微少浅薄了。倘若遇到不知道戒杀放生道理的人来阻碍诽谤,就可能会被他人所改变,而一腔的善心也会随即消灭,的确有这样的情况啊。
以故不避繁词,用申其义。俾物类同沐慈恩,人伦各培福祉。以恳到之深仁,灭自他之杀报。同臻 (zh ēn ) 寿域,共乐天年。尚祈以此功德,回向西方。则永出轮回,高超三界。为弥陀之弟子,作海众之良朋矣。阅者幸注意焉。
所以我才不嫌啰嗦,说了这么多,来申明其中的义理。期望使动物们一同沾沐佛法慈恩,人们也都能为自己培植福德。以恳切的仁慈之心,灭除自己和他人的杀生业报。一起创造康乐长寿的国度,都可以颐养天年。尚且还要祈祷以此功德,回向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就永出轮回,高超三界了。成为阿弥陀佛的弟子,作清净大海众菩萨们的朋友啊!希望读到这篇《疏》的人能多多注意!
原夫水陆众生一念心性,直下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但以宿恶业力,障蔽妙明,不能显现,沦于异类。遂致知识陋劣,除求食避死之外,了无所知。
原本水中陆地的一切众生的一念心性,直下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只是因为宿世恶业力,障蔽了妙明真心,不能够显现,沦落成为畜生类。于是他们的智能和见识都非常低下,除了追求食物和逃避死亡之外,一无所知。
譬如大宝铜镜,经劫蒙尘。不唯毫无光明,即彼铜体,亦不显现,直同废物。忽遇智人,知是宝镜具有照天照地无边光明。遂日事磨砻 (l on g) ,初则略露镜体,次则渐发光明。及乎磨之至极,则照天照地之光,全体显现。无智之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