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五十一 (第3/8页)

慢慢得到佛法熏陶,最终成就佛道。佛所说的种种教法,不论是显教密教、权教实教,偏教圆教、顿教渐教,都是随着众生不同根机而施设的,根据时节因缘而恰当运用。教法虽然有上中下三乘的不同,而佛道的根本是无二的。为了显示实教而施设权教,所以权教也是实教的权教;开示权教也是为了显示实教。所以实教也是权教的实教。佛陀俯察随顺众生种种不同根机,慈悲地循循善诱。必定令其根机与教法相契合,才能使知解和修行同时圆满。

学者虽则专主大乘,亦不可轻蔑弃舍小乘。以小乘原为进入大乘而设。乃如来之度生妙用,实下根之出苦宏猷。故四十二章经云,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大海虽有浅深,水味原无二致。凡属佛经,固应一体尊重。如轮王命令,事虽种种不同,其为王敕则一也。而圆人受法,无法不圆。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况如来金口所说之生灭无生四谛十二因缘等法乎哉。

学佛之人,虽然专门主张修行大乘教法,也不可以轻视弃舍小乘教法。因为小乘教法原本就是为了让众生进入大乘而施设的权巧方便,乃是我佛如来度化众生的妙用,实在是为下根器众生出离苦海的宏伟计划。所以《四十二章经》说:“修学佛道的人,凡是佛陀所言说的教法,都应当要信受随顺。譬如食用蜂蜜,不论中间或旁边都是甜的,我所说的经典也是如此。”大海虽然有浅深的不同,但是海水的味道本来就没有两样。凡是属于佛教的经典,当然应该同样尊重。就好像转轮圣王的命令一样,它虽然涉及种种不同之事,可它都是圣王的敕令。而且圆教根机的人受持佛法,则没有一法不是圆满。治理世间的语言、资养生命的职业等等,都会随顺正法。更何况是如来金口所宣说的生灭、无生、四谛、十二因缘等教法呢?

及如来一期事毕,示现灭度。迦叶阿难等诸大弟子,结集法藏,遍界流通。一千年后,教传此土。两土高僧,东西往还,译布佛经,不惜躯命。读法显,昙无竭,玄奘等传,其道路险阻,非常艰辛。不觉哽噎涕泣,莫之能已。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若非宿有因缘,佛经名字,尚不能闻。况得受持读诵,修因证果者乎。

等到释迦如来这一期度化众生的事缘完毕,示现了灭度涅盘之相。迦叶和阿难等诸大弟子结集法藏,将佛法流通天下。经过一千年后,佛教流传到东土震旦。西天东土两地的高僧不断往返奔走,翻译流布佛陀经典,毫不吝惜自己的身躯性命。阅读法显大师、昙无竭大师、玄奘大师等人的传记,可以知道他们都经历了艰难险阻之路,是那么的艰难辛苦,不知不觉便会令人哽噎而涕泪交流,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佛经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如果不是宿世有佛缘,佛经的名字尚且听闻不到。更何况是受持读诵,修习因行而证得果地呢?

然如来所说,实依众生即心本具之理。于心性外,了无一法可得。但以众生在迷,不能了知。于真如实相之中,幻生妄想执着。由兹起贪瞋痴,造杀盗淫。迷智慧以成烦恼,即常住而为生灭。经尘点劫,莫之能反。幸遇如来所说大乘显密诸经,方知衣珠固在,佛性仍存。即彼客作贱人,原是长者真子。人天六道,不是自己住处。实报寂光,乃为本有家乡。

然而,释迦如来所说的教法,实际上都是根据众生本自具足的理体来宣讲的。在众生的心性之外,完全没有一法可得。但是,因为众生是在迷惑之中,不能够当下了知此理,因此于真如实相当中,虚幻地生起妄想执着。由此而生起贪嗔痴,造下杀盗淫之恶业。迷失智慧而成为烦恼,也就是将常住无生之法而幻化为生灭之法,如是经过尘点劫之久,也没有办法可以回返自心。所幸能够遇到释迦如来所说的大乘显密诸经,才知道衣里明珠本来存在,佛性仍然存在。即使是沦落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