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印光法师文钞白话文解释九 (第2/3页)

好书推荐: 玄舞九变

疏上品往生章注详看,方知所言观经,只举观经一句,下即详释,非全体尽属经文。

如果将《四帖疏》上品往生章的注解详细看过,方才知道《集诸经礼忏悔仪》中所说的“观经”,只举出一句“如观经说”,下面就是详细解释,并不是全部都属于《观经》经文。

善导观经四帖疏,中国多年失传,近方由东瀛请来。金陵刻板。而流传既久,错讹甚多。即诸经礼忏悔文,亦属讹谬不少。四帖疏忏悔文互观,亦可正其少分。余者亦有依义可正之处。

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中国失传多年,近来才由日本请回来。在金陵刻经处刻板。因为流传得很久了,所以就有很多错误的地方。就是《诸经礼忏悔文》,也有很多错误的地方。《四帖疏》、《忏悔文》两部书互相对着看,也可以理正其中的一些地方。其余也有依着义理可以匡正的地方。

( 光) 十年前,曾一再阅而标之。虽未敢必其复彼初出之原。然亦真正者多,而正讹者少,为自信得及耳。

我在十年前,曾经一再的阅读而加以标记。虽然不敢说一定能恢复这本书最初的原样。然而也是厘正正确的地方多,而厘正却理错的地方少,唯自己能够相信罢了。

他心通有种种不同,且约证道者说。如澍庵无论问何书,即能一一诵得清楚,一字不错。其人素未读书,何以如此。以业尽情空,心如明镜。当无人问时,心中一字亦不可得。及至问者将自己先所阅过者见问,彼虽久而不记,其八识田中,已存纳此诸言句之影子(看佛经亦如此,古人谓一染识神,永为道种,当于此中谛信)。

他心通有种种的不同,暂且以证道的人来说。如澍庵和尚,无论问他什么书,他都能一一背诵得很清楚,一个字不错。这个人从来没有读过书,为什么可以这样呢?因为他业尽情空,心如明镜。当没有人问他的时候,心中一个字也不可得。等到问的人将自己先前所看过的书来问他,这个人虽然很久都不记得了,但他的八识田中,已经存纳了这些言语句子的影子(看佛经也是如此,古人说:一染识神,永为道种,应当对这句话真实相信)。

其人以无明锢蔽,了不知觉。而此有他心通者,即于彼心识影子中,明明朗朗见之。故能随问随诵,一无差错。即彼问者未见此书,亦能于余人见者之心识中,为彼诵之。此系以他人之心作己心用。非其心常常有如许多经书记忆不忘也。凡夫不了,将谓有许多奇特。究其实只是业消慧朗,障尽智圆耳。

这个人(来问经的人)因为无明锢蔽,一点也不觉知。而有他心通的人,就在他心识的影子中,明明朗朗地看见了。所以能够随他所问而随口诵出,一点不差。即使是问的人,问他自己没有看过的书,他心通的人也能够在其他见过的人的心识当中,为他诵出来。这是以他人之心作自己的心用。不是有他心通的人心中常常有这么的多经书,能够记忆不忘。凡夫不了解,认为这是很奇特的事。追究这个实际,只是业消慧朗,障尽智圆罢了。

扶乩多是灵鬼假冒仙佛神圣。鬼之劣者,或无此通力。其优者则能知人心。故能借人之聪明智识而为之。

扶乩,多是灵鬼假冒仙佛神圣。鬼当中低劣的,或许没有这种神通力。其神通力强的就能够知道人心。所以能够借人的聪明智识而作出乩语。

纪文达谓乩多灵鬼假托,余与兄坦然扶乩,余能诗而不能书,余扶则诗词敏捷,书法潦草。坦然扶则诗词庸常,书法遒劲。所冒古人,问及集中奥窍,则云年代久远,不复记忆,故知非真。

纪晓岚说:扶乩多是灵鬼假托,我与哥哥(纪坦然)一同扶乩,我能写诗而不善书法,我扶乩则诗词敏捷,而书法潦草;纪坦然扶乩,则诗词庸常,而书法遒劲。所冒充的古人,问到集中诀窍,就说:年代久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