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不一样的甜 (第2/2页)
只是简单地浏览一番,确认方案的可行性并给出一些细节上的建议后,认可了张饶的想法。
张饶清楚尹秋的看法,不过他也无能为力——正如江主任所说,自己不过是半桶水,去给别人企业教学岂不是误人子弟?
当天下班后,尹秋在中心的一间会议室里,以网络会议的形式为各家企业的老板讲了一些运营常识与常见运营方法,大家听得津津有味,直到一个小时后,大家才恋恋不舍地退出了网络视频会议。
看着讨论区里一条条的“谢谢尹老师”、“尹老师再见”,尹秋感觉十分欣慰。
收拾好东西后,尹秋走出了中心大门,迎面就看见徐远风站在马路对面。
徐远风见尹秋出来,立刻穿过马路,走到尹秋面前。
“走,我带你去看个好看的。”由不得尹秋反对,徐远风就拉着她的手,向着公交站走去。
“你要带我去哪?”尹秋被徐远风这一出弄得莫名其妙,“我很累,我要回去休息!”
“没事,就去看一眼。”拉扯之中,徐远风直接招手叫了一辆出租,朝着古城驶去。
“你带相机了吗?”在车上,徐远风问道。
尹秋觉得徐远风有些没话找话:“没带,相机那么重,我难道天天背在身上做负重训练吗?”
“那就有些可惜了,但你还是可以明天来。”
“明天?你是看到了什么可以取材的活动吗?”
“对,古城里有不少当地特色的乐队,和我们之前见过的乐队不同,他们将这里的特色乐器融入到流行音乐和摇滚音乐中,非常有……创造性?或者说个性?”
这话引起了司机的兴趣,他先是借着后视镜瞟了一眼两人,随后说道:
“两位是口里人吧,我们这里的音乐非常有意思的,不过……”
“不过什么?”尹秋见司机欲言又止,连忙追问。
“我们这里一些乐队选择用本地的乐器,也算是当时的无奈之举,”司机回答,“其实很多年以前,你们那里掀起乐队热潮时,我们这里也诞生了一些乐队。可那个时候这里又穷又偏,就算有钱也不好弄那些进口的乐器,那时看着你们那里的人一个个抱着吉他,敲着架子鼓,我们都很羡慕,但受环境所限只能用一些有特色的本地乐器作为替代。”
“现在的国产的乐器可谓物美价廉,为什么现在还有一些乐队继续当时的做法呢?”这一刻轮到徐远风疑惑了。
“诶,阿达西你有所不知,一旦产生了使用本地乐器替代部分西洋乐器的习惯,就很难改回去了。而且,一些用来练习的本地乐器,可是相当便宜,家里的孩子只要对音乐感兴趣都能买一个来玩玩,新疆这边很多的吉他手,小时候都弹过冬不拉或者都塔尔这类乐器。”
“当然,现在的新乐队用传统乐器的也少很多了,”司机补充道,“主要是这里的传统乐器很少有直连音箱的。做大型演出,就只能使用拾音器。可拾音器的效果总是差强人意。不过二位远道而来,想必是来听与众不同音乐的吧。”
司机的话语中,既有对生活变好的感慨,也有着对当地民族音乐的惋惜。
民族乐器不能走出当地,所以小众。又因为小众,所以与科技发展脱节,无法与外来乐器相抗衡,就变得更加小众。
看起来,似乎陷入了死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