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五戒心法 (第1/6页)

好书推荐: 玄舞九变

心杀的罪恶,在孔子和孟子的教导中被称为不仁,没有同情心。在耶稣和墨子的教义中被认为是不能忍耐,不是博爱。在佛教的教义中认为是不慈悲,制造恶的因果。这种罪恶带来的祸患可以导致人们之间的爱减少,社会风气变得淡薄,国家的凝聚力减弱,甚至引发各种战争和屠杀。因此,修身养性之道,不仅要禁止身体上的杀戮,更要重视心灵上的不杀。

《五戒心法》

周秉清居士着

第一戒:心不杀

第二戒:心不盗

第三戒:心不淫

第四戒:不起妄念

第五戒:不饮酒

第一戒:心不杀

什么是杀?凡是直接或间接地伤害人的生命、损伤人的身体、或者断绝人的生存机会的行为都称为杀。如果能够做到不对人和物伤害其生命,不损伤其身体,不断绝其生存机会,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都不做这些事情,这才叫做不杀。

然而,有时候虽然对人和物还没有实际的杀戮行为,但在内心深处、独自一人时、在片刻之间,一个念头突然出现,想要伤害人或物,或者想要对人或物不利,或者是想要报复人或物,即使那时杀戮的行为还没有形成,但杀戮的念头已经隐藏在那里。将来对于人和物之所以敢于发动攻击,轻易采取行动,忍心伤害,其实都是从那一刻的一个念头开始的。因此,当这个念头产生的时候,虽然没有实际行动上的杀戮,但实际上已经构成了心理上的杀戮。

身体上的杀戮罪恶发生在后,心理上的杀戮罪恶发生在前。身体上的杀戮罪恶明显,心理上的杀戮罪恶隐蔽。身体上的杀戮罪恶容易防范,心理上的杀戮罪恶难以控制。身体上的杀戮罪恶有限,心理上的杀戮罪恶无限。

心理上的杀戮罪恶,在孔子和孟子的教诲中认为是不仁,没有同情心。在基督教和墨家的教义中认为是不能忍耐,不是博爱。在佛教的教义中认为是不慈悲,制造恶的因果。这种罪恶带来的祸患可以使人们之间的爱心减少,社会风气变得淡薄,国家的凝聚力减弱,甚至引发各种战争和屠杀。因此,修身养性之道,不仅要禁止身体上的杀戮,更要重视心灵上的不杀。

遵守心不杀的人应该如何处理自己的心态呢?遇到不如意的人和物,应当宽容并原谅他们。遇到敢于违背我的人和物,应当忍受而不过分计较。应当想到人和物的行为,可能是由于无知而陷入错误,而我自己也有偏见,不一定完全合理。如果能够随时思考这些问题,那么愤怒的念头就会消失,杀戮的心思也会平息。

遵守心不杀的人应当明白杀戮的念头确实有因果关系。因为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如果相反,那么伤害别人的人也会被别人伤害。伤害别人是因,被别人伤害是果。因果相随,迅速产生影响。这是比较明显的、容易看到的结果。遵守心不杀的人应当知道,杀戮的行为不一定都需要用刀枪棍棒,往往一句话、一个小动作,在当时可能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意,或者只是随声附和,原本并没有想到会伤害到别人的生命,但是因为自己的一言一行的影响,最终导致对方的生活破败,生机断绝,最终走向衰败。因此,造成这种祸害的主要原因,以及随之而来的报应,都应当归咎于自己。

另外,遵守心不杀的人应当明白,残忍杀戮的痛苦并不因对象的不同而有区别。我爱生命,动物也爱生命。我知道痛苦,动物也知道痛苦。我渴望安全,动物也渴望安全。为什么现在放纵自己的欲望,随自己的意思,发泄自己的怒气,给它们带来伤害和痛苦,甚至毁灭性的打击呢?要知道,动物之所以愚笨弱小,容易被人控制和伤害,实际上是由于它们在过去无数世中造作了大量的罪恶,因此智慧逐渐消失,福报逐渐减少,最终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