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部分 (第2/4页)
而秦旭不同!秦某人虽然也是出身“低微”有据可循为外人所知的,乃是其先为吕布军内府主簿,其实便是老吕家管家小头目;虽然看上去“低贱”的很,可越是这样的出身,其实才更好洗白!
而且,秦旭最大的仪仗便是年轻!忒年轻!在贾诩看来,自长安至今,从一个内府主簿短短两年之内便“修炼”成了九卿之一的卫尉,虽然是特进,但也官拜征东将军,爵封武亭侯,对于一个年不及弱冠的少年来说,除了汉初的冠军侯之外,纵观四百年几无可与之比肩之人了。这便是最好的资历。
更别说,秦旭不但深受吕布信任,乃是吕布独女之夫婿,而且还身为天子亲封的徐州刺史。更因几番大功,在吕布军中威望几同吕布比肩。府内妻妾当中,更是有海内大儒蔡邕的女儿、前徐州牧陶谦的外甥女、乃至已然跻身大汉第七大豪商的糜家之女。无论从声望、功绩、实力上,都已然是实打实的绩优股!而出身,反倒是不怎么重要了。
大汉重孝,秦旭奉养寡嫂一家于府中;大汉重忠君,秦旭亲救天子于危难;大汉重军功,秦旭每战无一“败绩”,有击溃南匈奴贼兵的功绩在。谁还能说出什么来?至于怎么“奉养”寡嫂,救援天子原本的“居心”,以及那所谓的“军功战绩”是如何得来。谁又会真的去追根究底呢?
所以,借着河北“未来”之事,再给秦旭身上加上一枚重重的筹码,以保证将来至少在道义上取得大汉最顶尖势力的认同。最大限度的为青州避祸。便成了贾诩深思的问题。
此番来临淄求庇于吕布军势力的甄家,在贾诩看来,便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甄家虽然出身商贾,但因为前几任“主家”要么出身皇族,要么便是有着四世三公的声望,虽然现在已显颓势,但毕竟若是发起狠来,也是能够左右河北局势的存在。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吕布不和甄家结亲,在贾诩看来着实是个好消息。
不是说因为秦旭有“特殊爱好”。“看上了”甄家四女么,索性推波助澜一番,正好便宜了秦某人,相信有了蔡邕在文坛上的助力,吕布在武力上的保证,再加上陶谦的托付外加糜家、甄家这两家大汉七大豪商其中之二的支持,有秦旭在的吕布军,就算想不“上位”也难了。
而且就算是太远的不去考虑,只说眼下之事,此番倘若有甄家的“协助”,将来即便是曹操亦或是刘备等真要对吕布军下手,说不得也得掂量掂量会不会导致大后方不稳之犹。足可以称的上是惠而不费的好事了。
不过,这事看上去挺好!想想也是美事!贾诩唯一没有考虑到的,便是秦某人本身是怎么想的。这才有了之前的一番试探!效果……不是很理想!
这年头的人是无法理解一个身为穿越客的前世伪宅男的内心的!在面对大汉朝允许一夫多妻制这逆天“福利”时,让前世年过三十却还没有女朋友的秦某人,在面对美女时,几乎没有什么抵抗力!吕玲绮如此!蔡琰如此!糜贞和甘倩也是如此!回头想想,除了蔡琰可以算是秦旭一见钟情的yy对象之外,当时年不过十三的吕玲绮和糜贞,以及居心不良的陶谦临终强塞的甘倩之外,秦某人貌似还真就没有怎么“行动”,便已经在内府储存了四个大醋缸了。
有这四女已经让秦旭享尽艳福之余,多得更是“头疼”不已了,对于甄宓,秦旭更多的是好奇和惊讶而已,毕竟曹植所书的洛神赋中,将甄宓说成了是人间少有,天上不多的洛神仙子,而不是当时见到的这位,虽然在大汉律中规定可以嫁人,但实际上还没张开的黄毛丫头。秦旭不是萝莉控,而且眼下局势混乱,也没有搞搞养成类游戏的心思和爱好。所以对于贾诩的“好意”,秦旭第一反应便是敬谢不敏!
开玩笑!人家老甄家“相中”的是自家老丈人吕温候!旁人在这里面瞎掺合什么?难不成不娶甄家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