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36集《妙法莲华经》 (第3/7页)

好书推荐: 巴士司機的蜜月

目。因缘所生法是所现的东西,就像镜子现出影像,但是那个影像不能代表镜子。镜子是能,影像是所。我们很多人会把影像当成镜子,这是不对的。

所以,必须把理观放进去。说是“藏性周圆,循业随心法法全”。就是这个法,一切法是怎么来的?你怎么就今生变成一个女众的法,他变成一个男众的法,有些人变成诸天的法?因为真如本性的内心具足一切法的本质,而每一个人造业以后,这个业力去熏习我们这念心,就“因缘所生,唯心所现”,是你的心变现出来。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本来是平等的,“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但是我们各造各的业。你过去造了女人的业,所以女人的心态,你的心就把女人的相状给变现出来了。

这个地方就是安住真如来修观。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明一件事:们的重点要放在解脱道,因为从现实的角度,权法对我们是急迫性。后面佛陀会说三界火宅,佛陀没有让你马上成就功德庄严,而是赶快离开火宅,所以出离的权法对我们是当务之急。但是你别忘了一件事情,你迟早要成佛的,不管你愿不愿意。所以你为了你未来能够对接方便,你必须把理观放进去,才不会错损菩提。

诸位,修解脱道的时候,不能损害你未来的菩提道。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法法消归心性”,站在心性的角度来断恶、修善、度众生。就是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用心性里面的空法去破恶,用心性里面的假观去修善,但是都是会归到一念心性,这样就对了。用权法跟实法的相互关系,就是把解脱道跟菩提道结合在一起,先求安住,再求调伏跟引导。

四念处是这个概念,其他的法都是这样操作。这个就是整个《法华经》的核心思想:“会权入实,权实不二。”舍利弗尊者就是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开始知道“我定当作佛,心生大欢喜”,是这么一个概念。这以下就说明舍利弗尊者的理解。看己三的“如来述成”。

己三、如来述成分三:庚一、昔曾教大;庚二、中忘取小;庚三、还为说大

,!

前面是舍利弗尊者讲到自己在〈方便品〉对权实二法的理解,这以下佛陀亲自给他印证而认可,如来述成。

这以下有三段,我们先看第一段。

庚一、昔曾教大

看经文。

尔时,佛告舍利弗:吾今于天、人、沙门、婆罗门等大众中说,我昔曾于二万亿佛所,为无上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长夜随我受学。我以方便引导汝故,生我法中。

这段是佛陀在印证,印证他说的话是对的,一方面讲出过去一段往事。佛陀告诉舍利弗跟法华会上的诸天、人、沙门(沙门就是出家人,出家修行人;婆罗门,就是当时的贵族等),说,我在过去两万亿佛之前教化过这些声闻人。这是什么情况呢?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他曾经有一次做大通智胜佛的王子。大通智胜佛没有出家前是个国王,他生了十六个王子,释迦牟尼佛是其中一个。后来大通智胜佛出家了,那十六个王子也跟着出家了。出家以后就各学各的,那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就学《法华经》。释迦牟尼佛作为出家的一个菩萨法师,就跟他的弟子讲《法华经》。当时的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这些声闻弟子都在场。

所以说,从那一次大通智胜佛的十六王子到现在释迦牟尼佛的出世,中间已经经历了两万亿佛所这么长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释迦牟尼佛当然不断地进步,他为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缘故,“常教化汝”,经常地教化舍利弗等声闻弟子,教化《法华经》大乘的思想。而且“汝亦长夜随我受学”。这个长夜就是,因为这些声闻当时的情况还是无明未破,犹居凡位,心中的颠倒妄想没有破坏,所以叫做长夜。当时我就以种种的方便来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