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50集《妙法莲华经》 (第4/8页)

生死轮回呢?

“若有众生,不知苦本,深着苦因”,所以就贪着三界的快乐跟执着,“不能暂舍,为是等故,方便说道,诸苦所因,贪欲为本”。

轮回的根本就是爱取。对于快乐的果报,产生贪爱也就算了,我们还产生坚固的执取,去掌控它,从今生来讲叫做主宰,对来生叫做期待,我们对来生有一种快乐的期待。对今生的快乐有一种主宰性,对来生有期待性,这个就是生死的根本,这种心态就是生死的根本。所以先讲苦果,再讲苦因。

那怎么办呢?当然就要灭除苦因了。

什么叫做灭谛?我们看下一段。

若灭贪欲 无所依止

灭尽诸苦 名第三谛

佛陀的重点在灭除我们心中的爱取,就是以无常、无我的智慧——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把我爱执那个“我”拔掉,你不要看到什么东西都跟“我”连接。这样子这个“我”被破坏以后,三界的果报就没有依止处了,“灭尽诸苦,名第三谛”。就是灭谛。

前面是苦谛、集谛,这是灭谛。灭谛就是修无常、无我的智慧,来断除我们对贪爱的相续。

这就是最后一段。

为灭谛故 修行于道

离诸苦缚 名得解脱

那么最后的解脱,什么叫解脱呢?“为灭谛故”,为了成就涅盘的缘故,修行这个无常、无我的道,就是智慧,所以离开三界的果报,这个就是所谓的解脱。其实与其说我们从痛苦的果报解脱出来,倒不如说从我们心中的妄想解脱出来。

这个地方强调的就是苦集灭道。其实苦集灭道分成两块,苦谛是一个关键。就是说,生命的改变,你要先了解自己。就是当我们知道我们生命的现象是痛苦的,我们才会产生改变。

比方说,往生极乐世界。你为什么往生极乐世界呢?很多人说这里就是极乐世界,但蕅益大师不同意。他说三界是让你堕落的地方,极乐世界是一个好梦的地方。就是说,我们今天要离开三界的果报,首先要告诉自己为什么要离开,所以你要知道三界的果报是痛苦的。这个痛苦包括诸天的快乐,因为这种快乐是无常的,是不可掌控的,所以首先了解生命的现象,第二个才是真正地学习正确的方法。这两个重点,苦谛是一个,出离心;第二个,集谛、道谛跟灭谛就是一个方法,就是无常、无我的方法。

卯三、明后若堪受还与大法

这段经文我们解释一下,看卯三。

是人于何 而得解脱

但离虚妄 名为解脱

其实未得 一切解脱

佛说是人 未实灭度

“是人于何,而得解脱?”前面说过,三界的解脱,这个解脱是怎么安立的?它只是远离虚妄,就是破妄。我们在三界里面,本来三界没有错。你看圣人他要广度众生,要积功累德,他也是来到三界,他怎么就没有生死呢?他怎么就没有起火呢?我们自己捏造一个我执的掌控,所以佛陀用我空观破除我执,从这个地方安立解脱。是远离我们心中的一种我执的妄想,这个叫解脱。其实,从成佛之道来说,我们自性的功德还没有真正地开显,所以从菩提道的角度,还没有得到大乘的解脱。所以“佛说是人,未实灭度”,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看最后一段。

斯人未得 无上道故

我意不欲 令至灭度

我为法王 于法自在

安隐众生 故现于世

这些二乘的诸子,透过无常、无我的智慧离开了三界,但是没有成就无上菩提道。作为佛陀,我们前面说过,佛陀的心是平等的,佛陀不可能忍心把二乘人永远放在偏空涅盘,不可能的。我不可能让你永远活在偏空涅盘。为什么呢?因为我作为一个法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