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第88集《妙法莲华经》 (第2/9页)

生,愿生此间。”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蕅益大师说,这个菩萨法师是怎么来的?叫做愿兼于业。他不是真正完全了生死,就是他有愿力,但是他也有一些业力,生死业力。那么这个地方的判教是属于圆五品观行位。这个圆五品,它是没有断烦恼。智者大师就是圆五品。

圆教里面最低位的就是名字位,像我们现在闻经达理、断疑生信,名字位。名字位只有信解,就是我们观行力不足以调伏烦恼。我们未来的修学就是烦恼继续活动,我们观照继续观照,我们顶多做到不随妄转,但是我们不能消灭、调伏烦恼,会变成两个同时活动。但是我们理观呢,我们顶多做到不随妄转。

但是圆五品不一样。圆五品叫做圆伏五住,它有调伏力了。五住就是五种烦恼:第一个,三界的见惑,这是第一住。因为见惑是属于通惑,它通于三界的。你消灭了欲界的我执,你就整个色界与无色界的我执都断了,都调伏了,因为我执没有分什么欲界的我执、色界的我执跟无色界的我执,没有这样区分的。它是一断一切断,它是通惑。这第一住,三界的见惑。第二个,欲界的思惑,欲界的烦恼。因为它贪的所缘境是五欲,这第二个。第三个是色界的思惑,色界的烦恼所贪的对象是禅定的三昧乐。还有无色界的思惑,就四住了。第五个是界外的无明,有所得的无明,无明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所以这五品观行位是很特别。就是说,圆教人他即便没有断烦恼,他还是可以把烦恼调伏住,然后乘愿往生十方净土。这是圆教厉害的地方,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带业往生。

这个地方的上品下品的法师是佛世的,他们都是五品观行位以上的,这是指的他的阶位。

我们看最后总结。药王!当知此人——这佛世的上品下品法师,他们能够生长在佛世,都是依止菩提愿力,乃至于在佛灭度以后,以大悲心生于五浊恶世而广演此经。

这个是讲到授道法师的功深福重。

我们总结一下。

我们明白了道理,叫做信解,那么怎么把信解落实到我们内心变成观照呢?这是很关键了,把文字相变成心中的智慧,就是你要修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这五种法,然后修十种供养。

这个地方的供养很重要,就是修皈依。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弘一大师讲出一个实际的例子。他说过去有一个比丘尼,她发心要抄一本《法华经》。她怎么抄呢?她找一块地,她用挖土机先把污泥,不干净的泥土,全部挖掉。挖掉以后,她用干净的石头,洗过的石头,用作水泥当它的地基。然后上面她用香木,就是有香味的木头盖一个抄经室。然后她进抄经室之前,她一定要先沐浴更衣,换一套新的干净的衣服再进去。在抄经的时候,她怕她呼出来的空气污浊,她就接个管子,把她的呼气接到窗户外面去。她是这样子来修供养。所以她的这部经抄完的时候,这部经是不得了。我们说过,诸法因缘生,过程很重要。所以她这部经一读起来的时候,她这本经放出金色的光明。所以很多人就知道这件事了,就是这部经是在这么一个恭敬的情况下抄起来的,那这事就传开了。

后来有一个法师,应该是阶位很高的法师,要讲《法华经》,就希望能够借这本她恭敬心抄的《法华经》来讲。这比丘尼一开始是不借的,但这个法师硬要借,她没办法就只好借他了。但是这位法师一升座,他把这本《法华经》打开来的时候,里面全部是空白的,一个字都没有。这个法师就知道要忏悔了,赶快下座忏悔。忏悔,他的惭愧心一生起,惭愧心会带动清净心,所以再升座的时候,这个文字相又出现了。不可思议!

诸位!《法华经》本身它不在乎你怎么供养,重点是培养你的恭敬心。其实我们到了不可思议的尤其是一种特别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