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4/5页)

现在他的儿子有难,要大家帮一小点,我看会有人帮的。”

“化缘得有人去化呀!星俫己生病,我又走不开呀!”母亲为难地说。

“我可以算个去的”彭长发自告奋勇,“但还得有个人帮才好。”

“你看石山伢子可以帮吗?”

“石山伢子名声不好,没有人相信他呀。”

“那又找谁去呢……”母亲为难了。

“我看如果何瑞安能去最好。他在当地有点威信,就是看他怕不怕他儿子。他儿子有点为富不仁的样子。”

何瑞安就是何祥明的父亲,我叫他安满爷爷。父亲在世的时候,他常到我家油榨坊来玩。

“你不要为难,我去跟他说,看他敢不敢去。这也是做善事嘛!”说完就挑水去了。

傍晚时候长毛老头来告诉母亲,说:“安满老头愿意去,并说哪有老子怕儿子的呀!”

第二天两位老头拿着麻布袋和扁担就去给我化缘。上午走红水塘、斗篷岭和周老院子。下午再去马埠山、肖家台和粟山台,一天化回了一斗多米,三斗多荞麦、一吊多钱,外加四十多斤红薯。并把一张记有姓名和出多少物,多少钱的清单递给母亲。母亲千恩万谢,说等我长大变出人来了,报答他们两老和全体乡亲父老的恩情。

第二天赵坪铺赶圩,母亲买了钱纸,线香,烟酒副食,决定当晚打铜锣。还买了一斤豆腐干给我“忌口”。

自从母亲那天问“仙”回来,说要请法师给我打铜锣驱鬼,我的肚子痛得就没有那么厉害了,还能吃点饭。母亲说,是这个法师的法力无边,这个冤死鬼闻声丧胆,就不敢再来了。那就更应该打铜锣,把那个恶鬼驱得远远的,让它永世不敢再来!

若干年后,我真的变出人了,我没有忘记家乡人们的救命之恩,五次出钱赞助家乡修道路、挖水井、建学校。但那张记着名字的功德表,却早已失传,那许多的救命恩人都早已作古了。

十一、母亲改嫁

十一、母亲改嫁

这几天上街的彭义臣老婆常常来我家串门。一来就拉着母亲的手,同母亲进到我家的住屋里说悄悄话。

有一天母亲终于低着头,有点无奈地对我说:“刚才来的是彭义臣老婆,她原来嫁在高桥屋,丈夫死了,就改嫁到赵坪铺来了。她跟原来的丈夫有一个儿子,比你要大四、五岁。她改嫁的时候没有带她儿子来,让他一个人在老家生活。

”她来给我做介绍,说高桥屋有个叫周七的中医师,还是她原来丈夫的亲弟弟,早几年死了老婆。前妻与他生有一男一女,儿子小你两岁,今年七岁,女儿大你五岁,已经订了亲。家里有房屋,还有一亩多水田……

“那男的说,如果我愿意嫁给他,他同意把你一起带过去做寄崽,帮他家扯猪草、打柴烧、挑水吃。等你长大了,就回赵坪铺来成家立业……你看要得吗?”说完母亲抬头看着我,眼里含着泪水。我听了脸有点儿红,心里“咯噔”了一下,不知做寄崽是怎么做的--不过扯猪草、打柴烧和挑水吃那倒都是我的拿手活。但我不知说什么好,只是点了一下头。

母亲见我只点头不说话,就又接着说:“俗话说,‘端着人家的碗,就要听从人家管’,到人家家里去,你要学会尊老爱幼,要更加舍死做事。怪只怪我母子俩的八字不好,要是你父亲不死,你又何得去寄人篱下呀?”说着说着,母亲又是一阵伤心的哭泣。我也跟着流了许多眼泪。

自从父亲死了以后,赵坪铺和赵坪铺附近有好几个人来替母亲做媒,然而母亲每次都断然谢绝,铁着心要为父亲守节到底不再嫁人,铁着心要把我抚养成人并成家立业,生怕我受人家的冷眼。可是这次母亲动摇了,同意嫁人了。其原因我想有三点:一是这一年多以来所发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