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第1/4页)

那剩下的就是清理韋氏宗族了,韋氏宗族當時住在哪兒呢?他們住在長安城的南邊,是舉族居住,而且他們還有鄰居,這鄰居姓杜,韋家和杜家是長期混雜著居住在一起的,都居住在長安城的南邊,都很有勢力,所以當時長安城的老百姓就有一個說法,叫做城南韋杜,去天五尺,說韋家和杜家都是有大勢力的人,他們離天都很近,也就是離權力核心都很近,那現在政變發生了,也就不再管你跟這個權力核心,是近還是不近了,一切都是玉石俱焚啊,大兵一到,管你原來誰是誰啊,一陣亂殺,韋家連吃奶的嬰兒都沒有留下,那咱們說韋家倒霉,也算是因為韋皇后的事情,那沒有辦法,更倒霉的是杜家,杜家本來沒事,可是不是因為韋家住鄰居,好多士兵殺著殺著殺走眼了,從韋家就竄到杜家去了,到杜家也是一通亂殺,所以在那天夜裡是老杜家也損失了不少的人口。

那麼經過這麼一夜的廝殺,到了唐隆元年的6月21日,政變就已經順利結束了,唐隆政變是唐朝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宮廷政變,比我們熟知的玄武門之變,所動用的兵力還要多,而且這個唐隆政變,它也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政變,因為太平公主指揮高明,李隆基具體辦事得力,主要敵人都被一舉殲滅了,這場政變就成功地解決了韋皇后勢力對於李唐王朝皇位繼承問題的干擾,避免了李唐王朝再次從中斬斷,它對於李唐王朝的正常發展是有莫大之功。

那咱們把唐隆政變評價這麼高,咱們就得算一算了,唐隆政變之中最大的功臣是誰?大家要知道,雖然這次政變,它是由李隆基直接指揮的,但是李隆基當時畢竟還是一個20來歲的年輕人,無論在智力上還是在威望上都還有欠成熟,跟他相比,太平公主的通盤策劃之功,恐怕要更大一些,正是這場政變,就奠定了太平公主在李唐王朝的地位,但是呢,我們也要看到,雖然唐隆政變整體上是一個成功的政變,但是它沒有解決所有的問題,它解決什麼問題啊?它僅僅解決了把不該當皇帝的人殺死的問題,解決了幹掉韋皇后的問題,但是它並沒有立刻解決誰該當皇帝的問題,那麼當時已經坐上皇帝寶座的,其實是韋皇后扶立的16歲的李重茂,但是在政變過程中,將士們又打出了擁立相王的口號,可是我們把整個政變講下來,大家也能夠看到,相王在這場政變之中根本他就沒有露過臉,那麼政變結束了,以後接著掌握政權的到底是16歲的李重茂,還是另有其人呢?請看下集,睿宗登基。

第11章 睿宗登基

畫外音:

在上一集蒙曼老師講到,唐中宗李顯死後,太平公主和相王李旦的三兒子李隆基,發動了一場宮廷政變,誅殺了想篡權的韋皇后,韋皇后扶持的小皇帝李重茂面臨被廢的命運,而發動政變的太平公主等人,也打出了擁立相王李旦當皇帝的旗號,那麼政變結束之後,相王李旦能夠順利登上皇位嗎?太平公主又為什麼要擁立相王李旦當皇帝呢?

蒙曼:

就在唐隆元年,也就是公元710年6月21日的清晨,政變剛剛結束,整個長安城的街道上還撒著一灘一灘的血跡呢,長安城的市民也是驚魂未定,就在這時候呢,相王李旦忽然帶著小皇帝李重茂出現在長安城的一個叫做安福門的門樓上了,就在這個門樓之上,小皇帝李重茂頒布大赦令,說韋皇后篡權亂政已經被剷除了,這是國家平定內難的正義之舉,因此跟老百姓沒有關係,請百姓們放心,但是呢,因為平定內難了,為了表現這種普天同慶的心情,皇帝決定大赦天下,文武百官都是加官晉爵,老百姓也是免除了全年一半的賦稅,那這個大赦令一頒布下來,當然是萬眾歡騰,老百姓都覺得很開心,可是在開心過後,有些敏感的人也就發生疑問了,說既然是李重茂在這兒頒布大赦令,那麼相王李旦跟著出來幹什麼?政變之後,李旦到底要扮演什麼角色呢?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