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部分 (第3/5页)

兵车要高几倍。简直与打仗时期毒不多了。

所以,三年下来,投了两三百万贯,方有如今的规模,如果还要继续扩大,还不知道要投入多少钱财呢!

“他们军务,我等就不要过于打探了。”沈欢继续说道,“正如介古所说,海军是吸引官家最大的利器。因此小弟打算让郭逸将军亲自到泰山参与天子封禅,届时让他好好报告这个海军的规模与成绩,最后再让他请官家过来检阅军队。有这么一个诱惑,官家想必会大为心动吧?。

“哈哈众人一起大笑。

笑过之后,苏轼问道:“子贤。你安排我等做什么呢?”

沈欢说道:“这个小弟已经通盘考虑过了。先说介古的吧。”

范一农了正导子,道:“子贤但请吩咐无妨

沈欢点头说道:“在小弟的安排里。一旦我成功进京,这个海州知州的位置当然是介古兄接任最为妥当。

毕竟这些年海州的具体事务你都参与其中,对于这个海州模式也最清楚不过。把海州交给你继续发展。我比较放心。”

范一农倒也不矫情,坚定地点头:“如果真能成事,子贤放心,范某一定不让你失望。”

周季哈哈笑道:“好,好!交给范大人再合适不过了,我同意”。

沈欢微微一笑,在座之中,对于这一结果,最欣喜的也许不是范一农而是周季。要做大商人,官*商*勾*结再正常不过了。

周季如今几百万贯钱的身家,大多放在海州发展,如果新上任的知州与他不对路,做出的政策成为他发展的障碍,那就非常不妙了。如果对方再心血来潮,做出“杀羊。的动作来,那周季就别说发展了,能保住这份家业就该阿弥陀佛了。

所以,与其来咋。新人,还不如熟人顶上去,他与范一农怎么说都是同窗,总有一份情谊在的。

沈欢说道:“如果官家来海州。小弟肯定会为介古兄引见。所以。介古兄,你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把海州所有的事务熟悉一遍,那些数据什么的全部记在心头,一旦官家询问。你要对答如流,给官家留一个深刻的印象。当然,如果你能把海州未来发展的想法提出来,规划的系统一点,那就再好不过了。”

范一农点点头,道:“范某尽办而为。”

沈欢呵呵笑道:小弟相信介古兄的能力。为了保险,除了小弟的推荐外,小弟还会请司马相公从中周旋一番,有当朝宰相的推荐,官家总不好驳他的面子吧?”

周季兴奋地道:“那就是说有十之**的把握了?哈哈,那周某先在这里恭喜未来的知州范大人了”。

范一农大为不好意思:“周兄说笑了,子要这个正任海州知州还在这里呢。再说了,此事八字还没有一撇!”

苏轼取笑说道:“周云飞,你拍马屁也不用这般急吧?。

周季闹了个大红脸,羞愧地低下头。

胖子的这副模样又让众人哈哈大笑起来。

止住了笑意,沈欢看向苏轼。道:“至于子瞻兄,你这个海关总使总是窝在海州一地发展,当然不能名副其实。之前甲仙与午瞻兄提讨,把海州模式推广到其他临海州县,不晦叩帖不可有放在心上?”

“那当然!”苏轼当仁不让。“自子贤说后,苏某就日夜思虑,终于有一点所得。”

“哦?”沈欢来了兴趣,“子瞻不如简单说一说。”

苏轼沉吟片刻,组织好语言,道:“纵观海州方面,除了海州发展迅速外,还带动了附近扬州、江宁等州的发展,特别是以水泥之路。把这几州都连了起来,大大方便了交通。更是让几地的经济民生发展起来。以点带面的功效毕露无遗。因此,苏某想过,这个以点带面的方式是不可以推广一下呢?”

“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