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 (第4/5页)
事,刚才他那话更是没听明白。却不想李肆手臂一揽,将她紧紧侧拥入怀。
沉静地看向众人,李肆朗声道:“英德李肆、严咏bsp;转过身,这时李肆才对严三娘说出下半句:“这才是我的三娘。”
严三娘本已羞得想挣开他,被这话里的浓浓暖意裹住,腰身蓄起的力气顿时融化,手臂回抱住李肆,再无言语。
“李肆!?”
“好大口气!好大……架子!”
“好大yan福……”
人被李肆刚才那一句通名挡住,直到于汉翼一行遮住两人的身影,渐渐远去,众人这才纷杂出声。
“哟!英德的李肆,不就是李北江么!?”
终于有人醒悟出声,片刻后,人崩解为粒粒冷沙,朝着四方散去,隐约还能听到“大人物就是不一样”之类的感慨。
“严咏bsp;银光堂的狮队里,那个年轻狮头人mo着手里的红包,跟着伙伴们朝远处的身影齐齐拱手深鞠。
“李肆……”
跟着人退去的另一支狮队里,那个被旁人扶着,正痛呼不已的狮头人,咬牙切齿地念着。
一场采青,不过是而已,除开领略了三娘的摄人身姿之外,李肆再没放在心上。接下来的两三天,由梁焕牵线,再跟几个铁行老板见面商谈之后,沉沉的郁闷也将这抹亮色压进了心底深处。
事情还是没有一点进展,有本就不愿多事的,得过且过赚钱就好,毕竟有风险。也有动了心,但被官府压着,不敢妄动的,他们的铁行,每一炉的炉号都要报到巡抚那,而每一炉的炉工所组的保甲要报到总督那,如果图谋新局,督抚那边太难过关。还有的是不信李肆能靠一连串机械作成浑圆钢球的,总觉得这是痴人说梦。
总而言之,李肆对铁行的打算,也像是痴人说梦。
靠着彭先仲在广州的影响,以及梁焕的说合,李肆的唯一收获是,铁行的东主们答应在铁行会馆开一次大会,由李肆作最后一次努力。
“我们这轴承,因为是用钢做的,不仅耐用、平稳、无声,还病少,往常那些车子两三月就得去修,甚至去换车轴,用上钢轴承,三五年都不会坏!”
彭先仲一边说着一边招手,一个随从将一个桌子推了过来,只见这桌子下面只有四个轮子,行在平地上只有微微低沉的嗡响。而桌子上的水杯也仅仅轻轻晃动。
端起水杯喝了一口,彭先仲继续他的演讲。
“这轴承的用处,单说车子。只是旧的二轮车子,光南方就不下百万架。每架两年换一次轴承,算下来一年就是百万个轴承的需求。每个轴承耗钢二两,钢量就是十三四万斤。再算人工,如果用上机械,一人一天能出至少三五十个,加上钢料的人工,三五百人即可作出这般生意。粗略算算,钢本、地本、人工、机械摊销和其他杂项,加起来绝不会过十万两银子。而每个轴承只卖四钱银子,一年也都能成四十万两银子的大事业!”
在他身边还有一座木架,每说一个重点,都有一个随从哗啦一声翻起一张画,将他说的重点,以数字和图画清晰无比地描绘出来,三四十个铁行的成员看得颇为新奇,也听得很是心动。
“而这轴承,何止是牛马车才用?磨坊的石磨、织工的纺车、铁矿碎石、染料碎靛、稻米打谷,只要能转的东西,用上钢轴承,都会省力耐用,算上这些,一年何止百万的量!就这轴承,我们佛山,就能做出百万两银子来!”
彭先仲用着jī昂的语气,将一幕跌宕人心的画卷生动地摆在了铁行东主的眼前。
“百万两银子!百万两,各位东主,你们要卖多少铁锅铁线,要用上多少工匠,才能做到一百万两的生意!?如今只需要不到千人的工匠,再购进我们青田公司的机械,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