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2/4页)
劳动消耗。这个大汉是在拼活力,拼生命力,是活力支持他走完这十多年。现在,他的活力已经耗尽,不能再去走婚。他将最后一棵种子播给了母亲的小女儿。以后他就回到了大女儿那里。
9
在这个河谷,女人(母亲)们已经挑选出新的走婚人,造屋和修屋的人也有了一批。从母亲来了以后,松又活了十年。松跟大女儿经常地从河的下游走到河的上游,新造的屋已经排到河的源头,差不多有三天的路程。松跟大女儿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到热烈地欢迎。河谷人用树做他们的名字,叫做松氏。树是松人的第一代首领。
树受到了首领格的待遇,食物日渐地丰富起来,干果和肉干多得吃不完。如果十年前达到这么高的食物质量,树就不会衰老得这么早。不知不觉地大女儿的母亲走失了。母亲遵循习俗,在衰老到来的时候就自己走出去,不再回来,等待自然死亡的时刻。母亲死后不过几年,树也死了。松氏族的创建人死得很平静,死前也没有留下什么话。树死了以后,松首领的称号由大女儿继承下来,氏族人称她松祖奶。松祖奶很长寿,又特别地能讲故事。松祖奶是第一位游走过的女人,经历多,有见识。其实她讲的故事,很多都是树的经历。 。 想看书来
依洛伏羲 考古伏羲
伊洛伏羲
伊是伊水。洛是洛水。伊水从豫西山地发源,向西流入渭河大湖。随着大湖淤塞,随着渭河和黄河贯通,伊水消失。古书说,伊洛竭,夏亡。夏亡的时间能够知道,不晚于公元前2500年。洛水就是今天的洛河。洛河和黄河的汇合处就是著名的洛阳平原。古书的伊洛就是指西从豫西山地东到洛阳平原的这一片土地。这一片土地差不多占了河南境的西部和中部。伊洛在历史上很著名。
从大洪水说起:大洪水以后,芮城人后代走向水边的平地和缓坡,采集天然的食物。读者可能想到,天然的食物是有限的,芮城人受到食物的限制,维持在一个有限的数量,人口不是很多。
距今8千年以后,山西境的芮城人后代南下河南,这就是著名的伏羲人。伏羲人走上了广阔的土地,得到了大发展的机会。南渡黄河的芮城人后代进入洛阳平原的部分叫作伏羲人。有几支始族从豫西山地到达了洛河水域,这1部分是夏人的祖先,夏人祖先与稷泽的始族(华人)互相沟通,已经没有地理的障碍,女娲与伏羲结成神话夫妻,源于此。请读者注意:在历史上知道夏,记载了1个夏王朝,但是,不知道夏祖先,猜测夏祖先是尧舜禹。其实,从南下河南的芮城人后代已经分支出来伏羲人和夏祖先两个部分。
不过一,二千年,伏羲人和夏人祖先人口数增长了十几倍,以致几十倍,成为了古中华重要的人口成分。他们组成村落,从单纯的采集,进入到渔猎时代。在渔猎时代,虽然还没有人工生产,但是采集的范围扩大了。从出土的遗物看,有了渔猎的工具,能够网鱼,钓鱼,能够扑捉小动物。
在伊洛形成了三个中心地区:一个中心在洛阳平原。洛阳平原的伏羲人自称“萯”。一个中心在豫西山地,这里汇合起来的一支氏族就是夏人。豫中和豫南的伏羲人向东迁徙集中在淮阳一带。对淮阳地区的伏羲人东方的古汉语称作“太昊”。 经过5,6千年的消耗,河南平原的食物开始枯竭。始族人面临着饥饿的考验。因为食物不足,许多村落离散,消失,人口减少。伏羲时代结束。
公元前4千年,始族时代结束开始了夏时代。夏时代开始于公元前4千年,结束于公元前2500年。本演义讲述周秦。夏的领地都在周领地内,只是时间比周早。
公元前2500年以后,东方的大商氏族进入夏人领地。在伊洛的平地部分大商人建立起来唐氏族国。夏人1部分向西迁徙,1部分退向山西,留下来的部分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