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2/5页)
心神,能障碍人的禅定。它常常和“悔”在一起,所以往往二者被合称“掉悔”。
悔,就是追悔。关于悔(恶作),《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七就已作之业举出四种悔(恶作),即:(1)追悔已作之恶业;(2)追悔已作之善业;(3)追悔已作之善业未满;(4)追悔已作之恶业未满。若更细分,则成六种,即善、不善各有三种。此中,善三种为:(1)追悔先前之不善业;(2)追悔已作善业之未满;(3)追悔善业之不作;不善之三句为:(1)追悔不善之不作,(2)追悔已作之善业,(3)追悔已作不善业之未满。
可见提问题的朋友是处于“掉举”的烦恼中了,应该主动去除这样的烦恼。帮助别人是根据自身能力随缘帮助的,但是没有必要再徒增烦恼,应该增加魄力。当然了,还可以不断向别人学习和总结经验提高帮助别人的能力,例如上面提到的那位定力很深的同事,就值得自己学习。另外一定要主动修持禅定力,尤其是通过修养的提高,心态达到了平衡而自然得定。
还有,注意去掉“悔心”不是不忏悔,而是说要放眼未来,不要再增加一种烦恼。
2007年7月11日发布于新浪博客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85、你是否经常掉悔(续)
85、你是否经常掉悔(续)
一位朋友留言:请问老师:为什么会有“掉举”心呢?您能再讲一讲“悔”吗?为什么叫“恶作”?
关于“掉举”,《三藏法数》:“【掉举随烦恼】谓外境纷扰,身心动摇,不能摄伏,因而恼乱,是名掉举随烦恼。”可见,对于五阴和外界事物,不能守住本性,而是随其波动,使得内心不安躁动,这就是“掉举”。对治的方法是禅定,定于正念中。或者不断改变自己的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消除思业(意业),使心态逐渐平稳。《佛光大辞典》:“【意志】……凡意志之活动,称为思业;已发为行动者,称为思已业(身业、语业)。” 《佛光大辞典》:“【业】业又可分为二种,思业指意志之活动,思已业指思业中已付诸行动者;于此,思业同于意业,思已业同于身、语二业。”
恶(wù)作,《佛光大辞典》:“【恶作】……恶,即厌恶;作,即所作。即厌恶所作,于作恶事后追悔之心。”大意是说,恶,厌恶的意思;作,所作的事情。对所作的事情事后生起追悔之心,叫做恶作。
《佛学常见辞汇》:“【掉悔】掉举与后悔。这两种心理,都能使人的心不得安宁和烦恼。”可见这里的“悔”指后悔的心,而不是指忏悔。后悔与忏悔是有区别的。《佛学常见辞汇》:“【忏悔】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不会再作。”可见忏悔的“悔”是知错以后不再做,而不是使自己的内心不安宁。
所以,我们的原则是对恶业(身、口、意业)要进行忏悔,但是不可太执著,不要走入掉举的烦恼中。而是反思过去,放眼未来,轻装上阵,不断前进。一定不要迷失自我,不要陷到往事的回忆中拔不出来,要赶快投入到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从记忆的阴影中逐渐解脱出来。
2007年7月11日发布于新浪博客
电子书 分享网站
86、更要断烦恼的“烦恼即菩提”
86、更要断烦恼的“烦恼即菩提”
一位朋友问:能否请老师再讲讲“烦恼即菩提”和“贪、嗔、痴、慢、疑”怎样转为妙用”?
烦恼与菩提应该是对立的。妨碍觉悟的一切精神作用都称为烦恼;而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的智慧,称为菩提。之所以说“烦恼即菩提”,是因为烦恼的法性(烦恼性)与菩提(真如佛性)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它们的“体空”是一致的,而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