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4/5页)
样:
作为客观规律,是不以为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例如客观认为1+1=2,那么从客观上(而不是从其他比附上)就是1+1=2,而不等于别的数字,认为想得几就得几,那是唯心主义的看法。
有什么样的因,还要看有什么样的缘,才能结相应的果。例如同样是好种子,同时播种,阳光、雨露、水分、土壤等情况不一样,那么结的果子也不一样。
所以“有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也是带有唯心主义的性质。
我们要注意克除执著,从现实出发,不要想当然地主观臆断,但同时又不能过于现实主义,而是以超然的心态做入世的事情。这就要避免走向两个极端:一避免行为死板而不超脱,二避免行为放任自流而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与基本道德规范。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点一滴地创业,一点一滴地工作,一点一滴地提高修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尊重师长和领导,努力塑造自己的人格。不要指望别人,要主动创造条件、把握机缘。当然更不能有厌世心理,寻求佛的保佑,厌世容易使人走到二乘中而出现偏差,《楞严经》中将执着于二乘的心态行为也列到魔境界中去了。一旦这样,以后就难以“超生”了。
另外关于心因,不要认为老人太顽固、太难以理解、太过分,而做出没有礼貌、毫无修养、不孝敬的行为,因为不管怎么说,老人的年龄、阅历、经历和一生的付出在那里,这些已经足够值得我们尊敬的了,何况我们的修养很不到位,自己的很多看法往往是不正确的。当然对领导也应该是如此。还有,不要对很多事情感到绝望,要注意学会随缘,逐渐改变和提高自己,缘到问题自然就会解决的。总之,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心因,行为上要正,争取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只有沿着正常的轨道,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任劳任怨,学习老黄牛精神,扎实而不懈地努力,才能不断进步,争取最终的胜利。
2007年7月12日发布于搜狐博客
电子书 分享网站
89、痴心、疑心与暗心
89、痴心、疑心与暗心
一位朋友问:对于自己的习气不能斩钉截铁,还常常被自己的另一个习气说服,老师这是痴习气吗?怎么这么多顾忌呢?没有魄呢?
有三种心,比较类似,这三种心是痴心、疑心与暗(闇)心。据《大日经?住心品》,这三种心是这样的:
1、痴心:“不观法之是非善恶,遇便信受也。”不分辨思考法的善、恶,遇到了就相信,这样的心就是痴心。
2、疑心:“随所闻常生不决定心也。”对听闻的法犹豫不决,不知是否该相信,这为疑心。
3、暗(闇)心:“于无疑虑之法生疑虑也。”对于本来就没有疑虑的法生起疑虑来了,这就是暗(闇)心。
由此可见,提问者所提到的心为暗(闇)心。对于习气,很明确的就是无明,没有必要再找个借口去搪塞或敷衍。《圆觉经》:“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普贤章》)。例如对于习气,感觉到了就应该这样立即克服,不要找借口或者再故意反复思考习气,想个办法慢慢改,应该意识到它是“幻”,立即就应该远离,没有必要故意想什么“办法”解决,“知幻即离”了,当下就会有相应的觉悟,这种觉悟也不是慢慢才出现的。所以,对于习气的克服要当机立断、斩钉截铁,不要有什么顾忌,更不要故意敷衍。
对于痴心、疑心,要用三法印、一法印衡量所遇到的法是否是正法,以去除痴心和疑心。
我们平时一样要锻炼意志力,克服孬气、优柔寡断等不良习气。要不断地“变易生死”(参见博文《心境的变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