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 (第2/4页)
,就是租用宏基煤矿一带。这个过程很复杂,但是外部条件具备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干……”
众人目瞪口呆的看着韦泽讲述着外国的事情,韦昌荣忍不住笑道:“都督,你每天和我们一样上班下班,可你和我们在一起就好像天下都变小了。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变得多得不得了!”
韦泽哈哈一笑,“这想法很正确!这世上有数不清的事情要干,大家想偷懒,门都没有!”
说完这话,韦泽突然就把话题转了个方向,“想去安南运煤,我们定然是希望船要大,跑得要快。想造大船,想跑得快,这造船厂就需要蒸汽机,还得有海军来护航。需要更多铁,更多的木料。想完成这个工作,前提就是得有更多钢铁造出来……”
庞聪聪笑道:“都督,听你这么说,为了未来能够生产出更多钢铁,我们现在就得生产出更多钢铁。这不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么?”
韦泽点点头,“没错!看起来就是如此。想满足工厂开工,就得去解决铁矿和煤矿的问题。想解决铁矿与煤矿,却不是简单的钢铁公司自己去找就能解决的,这需要整个国家各个部门团结合作。满清为什么注定灭亡,就是因为他们当官的只是在当个官。我们为什么一定会胜利,那就是因为我们是要做事。为了把事情做好,我们才有了各个管理岗位,各个行政部门。所以建立一个国家,营运一个国家是非常艰苦的过程。但是我对同志们有信心,我们一定可以战胜困难,成为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最终胜利者!”
第118章 入局与出局(四)
“广琼13号”是最新出厂的一批船中最大的一艘。属于铁肋木壳的蒸汽船,正常排水量有四百多吨,正常排水量是标准排水量再加上半数的燃油、滑油、备用锅炉水等计算出来的排水量,主要是出厂航行试验时的状态。
光复军可没有那么多余力进行漫长的海试,出水之后就边航行边调试。现在船上近百名水手中有十几个都是船厂的技术人员,测试的内容也相当的“低级”,主要是看船体漏水,接缝,各种铁部件的是否有变型与损坏。指望光复军的造船厂现在能够批量生产出优质的舰艇也未免太强人所难了。光复军也征集了广东的造船师傅,却更注重培养自己的造船人员,想从风帆船成为蒸汽船的技术人员,至少得有好几年时间才行。
即便如此,琼州军区司令罗大纲依旧很开心的站在船头上。带着微微咸味的海风迎面吹来,桅杆上的红色军旗迎风招展,海军很贴身,不会在风中猎猎作响,可乘坐如此巨大的蒸汽船对罗大纲来说也是第一次。
罗大纲在香港的时候也曾经见过蒸汽船,他没想到只不过这么几年,光复军也能够自己生产蒸汽船。从外形上,中国蒸汽船与洋鬼子的蒸汽船相差无几。罗大纲相信,再过几年时间,光复军定然能生产出不亚于洋鬼子的好船。
当然,罗大纲并没有沉浸在对未来的憧憬中。他已经一年多没见过他的老婆孩子了,自己的儿子长什么模样?他老婆苏三娘身体可否安好?这一切都是让这位五十多岁的好汉万分挂念。还有回到广东述职的时候,到底要向都督韦泽说些什么,攻克琼州很容易,治理琼州却是十分艰难。身为琼州军区司令,罗大纲觉得有太多的话要说,却感觉千头万绪,实在是理不出一个明确的思路来。
“司令,北风大,您还是先回舱里面吧?”罗大纲的警卫员说道。3、4月分乃是北风季节,此时传统的风帆船只都是南下,只有蒸汽船才会由南向北航行。风很急,也颇凉。在船头吹了这么好一阵,警卫员觉得自己必须劝说立在船头的罗大纲才行。
“好。”罗大纲带着警卫员一起回到了船舱内。船舱里头是好多文件,军事与行政上的都有。这是此行前琼州军政两方面的同志们拿出来的东西。内容多种多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